關鍵詞醫院信息化 醫院現代醫療體系建設
Abstract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most active fiel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ince entering the new century,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technology rapid development, deepen and expand the application field and change ceaselessly, be pregnant with new breakthrough, in the majority of applications are through the digital, information system realization.
Key wordsHospital information; Modern hospital medical system
引 言
大慶龍南醫院是壹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於壹體的綜合性國家三級甲等醫院,是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的核心醫院。多年以來,醫院壹直非常重視信息化工作,按照油田信息化建設總體戰略布置,把打造數字化醫院作為實現醫院科學化管理的重要舉措。在充分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利用高科技手段加快了數字化醫院建設的步伐,在全省醫療單位中率先建立壹套完整、先進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大大提高醫院的質量、服務和管理水平,取得初步成效。
1、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起步,數字化醫院建設初具規模
建設數字化醫院是加入WTO後與國際接軌、提高醫院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數字化醫院是利用先進的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將病人的診療信息、衛生經濟信息與醫院管理信息等,進行有效的收集、儲存、傳輸、整合,並納入整個社會醫療保健數據庫的醫院。數字化醫院建設是由醫院管理信息系統(HIS)為整合平臺下設檢驗科系統(LIS)、醫學影像傳輸存儲系統(PACS)、掛號、收款、藥房、藥庫、物資管理、住院管理、電子處方以及護士工作站、院長全院查詢、病案統計、後勤管理、醫保管理、電子病歷、績效考核、辦公自動化、局域網管理、分診叫號等子系統。
2、高速度、高效率應用系統讓醫院、患者雙雙受益
信息化建設就是基於計算機、網絡對醫用信息的儲存和傳輸技術,實現對全院行政、財務、預防、醫療、護理、用藥、後勤等的全程自動化管理。其主要特點為高速度、高容量、高效能,為醫院省力,為患者省時,實現醫患雙贏。
2.1 PACS系統——存儲方便、調閱簡捷、節約成本
PACS系統是應用在醫院影像科室的系統,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日常產生的各種醫學影像(包括核磁,CT,超聲,各種X光機等設備產生的圖像)通過各種接口以數字化的方式快速存儲,當臨床醫生需要的時候能夠及時的調閱使用,同時增加壹些輔助診斷管理功能,方便了臨床醫生對危重癥患者的診斷和治療。
PACS的必要性及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1 無膠片化管理。以膠片作為影像的載體媒介來存儲大量影像資料,至少存在下列缺陷:(1)隨著時間增長,各醫院所存膠片日益增多,其保存、管理、查找都要花去大量人力與物力。據統計,即使是管理完善的醫院,經多次查找、借出、會診等,其丟失率也會在10%左右;(2)保存日久的膠片會逐漸變質,使影像質量下降;(3)每張膠片的單價雖然不高,但每年龍南醫院用於X射線膠片的費用有200多萬元,洗片機的購買維護,膠片藥水等器材消耗十分巨大;(4)膠片使用中需要醫院很多空間來存儲未用的和拍好的膠片,來洗片和定影,並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來進行存片、洗片和防止膠片變質的定期維護。
2.1.2 醫學科研需要。醫院的影像設備常年產生大量的檢查圖像,在以膠片為載體來存儲、交流和呈顯時,醫生難以充分地利用圖像信息。如何調取大量圖像來同時互相參照比較?如何幫助醫生定義各種病癥的影像不統計特性以便提取病癥特征?如何做影像學定量分析或比較?這些都是醫學科研中所需要的。
2.1.3 臨床診斷需要。以膠片形式存在的圖像,壹方面在對急需診治的危重病例作緊急處理時,快速查找和及時遞送圖像膠片困難較大,特別是約請外院和異地專家會診,遞送更為困難;另壹方面目前的CT/MRI數字圖像壹般有0-4095個灰度級,但在制成膠片時是在調定窗寬和窗位的條件下生成的,這必定帶來圖像信息的丟失,即0-4095變換到0-255,而且不可調整窗寬和窗位,以致無法分辨。如果不進行窗寬和窗位調整,就難以發現的壹些病癥。
2.1.4 治療需要。基於醫學影像定位、引導的治療設備和導航設備的大量出現,也促使在成像設備與治療設備之間需要傳輸圖像的電子數據。目前的治療設備如伽瑪刀、基於加速器的X刀、適形放療、外照射治療計劃系統、神經外科的影像導航設備、計算機集成診療系統等,都使用CT、MRI、DSA、PET等壹種或多種成像設備所獲的精確影像數據,來為病竈位置定位、三維重建、組織吸收系數矯正、劑量計算以及器械引導的依據。在無網絡統壹管理和統壹數據格式的情況下,存在著掃描儀、磁光盤、點對點網絡等重復建設的浪費。
2.2 LIS系統——條碼快捷、安全省力
LIS系統是醫院信息管理系統的壹個子系統,它以病人檢驗標本流動為主線,以數據處理為中心,以質量控制為核心管理,組織檢驗科各實驗室日常工作有關的各種數據信息。首先從整體流程上規範各實驗室操作人員的行為和數據處理的合理性、科學性,為各實驗室操作人員減輕工作強度,提高工作質量;其次,LIS系統與HIS系統整合,最大程度地實現兩者之間的信息***享,有效地消除信息孤島。
2.3績效考核系統——合理分析、節約增效
醫院講求成本效益,要用較少的投入取得較好的醫療服務效果,在滿足社會需求,註重社會效益的同時,獲得相應的經濟效益,提高醫院的生存與發展能力。同時,作為壹家百姓滿意醫院,龍南醫院也力求成本控制,堅持執政為民,體現以人為本,有效緩解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2.4 合理用藥系統——安全可靠是醫生的好幫手
該系統以控件形式嵌入醫院信息管理系統中,在電子處方這個環節上,對存在超量用藥、禁忌癥、配伍禁忌等可能對患者形成藥害的多種情況處方,建立起壹套用藥安全監測系統,實時警告、提示、顯示,避免藥害事故發生。發現疑問立即報警提示醫務人員註意,並可以進行安全日誌記載,以供日後總結分析。
2.5 門診叫號系統——切實解決患者“三長壹短”問題
傳統的就醫流程,是掛號取藥要排隊,交費候診要排隊,醫生開的處方和病歷要仔細辨認,醫院更是經常人滿為患,不耗上大半天看不完病,就診的過程和效率更是讓人煎熬,患者及其家屬深受其擾。
醫院信息化建設就極好地解決了這壹問題。不僅方便了病人,也在壹定程度上解放了醫生。整個就醫過程中,分診叫號不但使就診流程清晰明了,同時也讓解決了患者“三長壹短”的問題。壹醫壹患既方便了患者也解放了醫生。不但提高了效率也使患者得到最高效的診療服務。
3、展望未來,信息化建設為醫院發展保駕護航
大慶龍南醫院的信息化建設用近10年時間,為醫院的安全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龍南醫院的信息化建設做到了統籌策劃,按步實施,快中求穩。尤其是2010年龍南醫院全院采用了國際上最為領先的醫生無線查房辦公和病人安全腕帶識別系統,更是為油田職工生命安全、為龍南醫院診療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展望未來,龍南醫院信息化的可持續發展應與國際現代化醫療行業看齊,為醫院的快速發展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
結 語
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有助於解決醫療衛生領域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有助於創新醫療服務模式,更好地為油田職工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實現全民健康保障的目標。同時更為龍南醫院的管理和發展創造更上壹層樓的機遇。
(責任編輯:冬 娜)
作者簡介
王 威 大慶龍南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