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擠”的近義詞是,擁堵,?肩摩踵接,水泄不通,車水馬龍,熙熙攘攘。
擁擠,讀音[yōng jǐ]
釋義:
人或車船等緊緊地擠在壹起。
出處:
次日,徐州百姓,擁擠府前哭拜曰。出自《國演義》第十二回。
劉使君若不領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出自《老殘遊記》
例句:
擁擠的人流沖破了影劇院的大門。
擁擠的車廂裏憋悶得叫人透不過氣來。
冬天,大家穿著厚厚的棉衣,本就人多的教室裏顯得更擁擠了。
在擁擠的公交車上,他的手機被扒手偷走了。
星期天商店裏很擁擠,往常沒有這麽多人。
近義詞釋義:
擁堵?[yōng dǔ ]
釋義:由於車輛多、秩序亂或道路狹窄等造成車輛擁擠、道路堵塞。
肩摩踵接[jiān mó zhǒng jiē]
釋義:肩碰肩,腳連腳。形容人很多,很擁擠。
出處:“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宋史·李顯忠傳》:“入城,宣布德意,不戮壹人,中原歸附者踵接。”出自《戰國策·齊策壹》。
例句:要從這樣肩摩踵接的人群中穿過去可真難。
水泄不通[shuǐ xiè bù tōng ]
釋義:意思是指連水也流不出去。
車水馬龍[chē shuǐ mǎ lóng]
釋義:車象流水,馬象遊龍。形容來往車馬很多,連續不斷的熱鬧情景。
出處:“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遊龍。”出自《後漢書·明德馬皇後紀》。
例句:我和爸爸壹起去龍華公園放風箏,看見這裏的人可真是車水馬龍。
熙熙攘攘[xī xī rǎng rǎng]
釋義:熙熙:和樂的樣子;攘攘:紛亂的樣子。形容人來人往,非常熱鬧擁擠。
出處:“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出自《史記·貨殖列傳》。
例句:五壹節那天,廣場上人頭攢動,熙熙攘攘。
參考資料
阿凡題:-dict/profile/bfe24af2833509a50f0bdc024d3312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