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上海天馬山上的護珠塔為什麽而建還有為什麽回傾斜為什麽卻又斜而不倒呢?

上海天馬山上的護珠塔為什麽而建還有為什麽回傾斜為什麽卻又斜而不倒呢?

在上海郊區有壹座宋代的護珠塔,這座塔不知何時開始不斷傾斜,如今它的傾斜程度已經超過著名的比薩斜塔。

那麽這座塔是怎麽開始傾斜的?為什麽至今沒有倒塌?有人說這座塔裏藏有寶貝,是那些挖寶人不斷地尋找寶物致使塔傾斜的。也有人說是壹場天火把塔燒的,那麽到底真相是怎樣的?

上海的護珠塔比比薩斜塔還要斜。

在我國上海松江的天馬山有壹座護珠塔,這座塔除了具有千年歷史之外,更為神奇的是,它也是壹座斜塔,而且竟然比比薩斜塔還要斜。1986年秋,在上海松江文物保護部門工作的林曉明偶然間來到了天馬山,看到護珠塔傾斜欲倒的樣子,壹種強烈的好奇心擊打著林曉明。這座塔是開始建造時就是斜的,還是後來斜的呢?帶著這個疑問,林曉明在當地開始調查護珠塔傾斜的秘密。林曉明從地方史誌上查詢到,松江博物館館藏壹本書叫《幹山誌》,誌書中有明確記載,這座塔建造年代是南宋紹興27年,建塔人叫周文達,因為征戰有功,高宗就賞賜給他兩件寶貝。壹件就是打仗用的銀色盔甲,另外壹件是五色舍利子。

舍利子是古代修煉有成的高僧在火化後,遺留下的骨頭。周文達拿到寶貝後,壹直希望把這兩件寶貝供藏起來,選來選去終於把藏寶地點選在了自己的老家松江天馬山。於是,他在山上建了壹個家廟,把銀盔甲供在家廟裏,然後專門為保藏舍利子在山上建了壹座塔,取名護珠塔。出於對皇家賞賜的尊重,林曉明分析周文達不可能建壹座斜塔。為了進壹步證明自己的判斷,林曉明又找到了壹幅明代描繪天馬山風景的古畫,從畫中可以看出,護珠塔的形象是垂直聳立在山間的,這說明護珠塔至少在明代時不傾斜。那到底是什麽原因使護珠塔傾斜成這樣?

鎮塔之寶被人挖走後,寶塔開始傾斜。

在當地走訪中,林曉明了解到壹個挖寶傳說。幾百年前壹個漆黑的夜晚,幾個神秘人來到護珠塔腳下。他們用鎬在塔底刨個不停,壹陣忙碌後,他們好像找到了什麽。於是只要到了夜晚,護珠塔腳下就會經常出現挖寶人。終於有壹天,護珠塔塔底被挖了壹個大洞。

於是壹種恐怖的說法開始流傳,護珠塔的鎮塔之寶被人挖走了,護珠塔就要倒了。根據這個傳說,林曉明認為傳說中被挖走的鎮塔之寶很有可能是舍利子。

但這顆舍利子真的是在塔底被偷的嗎?按照江南古塔的結構,五色舍利珠應該藏在塔叉頂部,塔磚結構有壹個天宮,天宮裏有壹個銀匣藏在裏面,然後蓋頂時把它封起來。經過查找資料,林曉明似乎找到了答案。“乾隆五十三年,護珠塔經歷了壹場火災,塔頂全部燒毀,木結構蕩然無存。”據傳說,護珠塔之所以會發生那次大火,也是與塔藏著舍利子有關。

傳說塔裏埋藏了舍利子後,人們都來朝聖,所以很長壹段時間香火非常旺,到了乾隆年間,朝拜時焰火掉在塔心裏,就造成了火災。難道天宮裏的舍利子也被燒化了嗎?但是舍利子是佛教修行高僧火化後的結晶,再厲害的火焰也不能把它熔化。

塔基建在山坡上,土層軟硬不均。

既然舍利子沒被燒化,那麽它是不是被人盜走了呢?林曉明突然意識到,也許舍利子根本就沒有藏在天宮裏,很有可能藏在另外壹個地方,那個地方叫地宮。根據這種猜想,林曉明又對護珠塔進行了多次考察,他發現,從塔的建築結構和史料來看,護珠塔根本就沒有建過地宮,也就是說舍利子不可能藏於地下或其它地方。

村民挖到的寶物究竟是什麽呢?為了弄清真相,林曉明對周圍居民進行了走訪。終於從壹位老人那裏得知人們挖寶鑿洞的真相。“這個洞三米見方,壹個盜寶賊聽說塔裏有寶貝,就拼命往裏鑿,結果在磚縫裏發現壹個唐代的通寶元寶,拿回家給妻子摸了摸,當時他的妻子正養不出兒子,結果他家裏後來得了子。壹傳十十傳百,洞也越挖越大。”

原來,傳說挖到的寶不是舍利子而是唐代古錢。為什麽塔裏要埋放古錢呢?據說唐朝是佛教最興盛的時期,很可能這個銅錢是人家化緣來的,開光後放到塔裏起鎮塔作用。不管怎麽說,挖古錢確實對護珠塔造成了很大破壞。根據這種說法,似乎護珠塔傾斜的原因是挖寶引起的。但不可思議的是,塔身並沒有向傾斜破損的西北大洞方向傾斜,而是向相反的東南方向傾斜,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對於護珠塔傾斜的真正原因,早年參與護珠塔保護工作的中國著名古建築專家楊家佑說,“塔建在壹個山坡上,從土層來講,東南土深壹點,西北土淺壹點,那麽它的基礎是壹邊硬壹邊軟,這就是塔傾斜的最主要原因。另外,乾隆時期的那場大火對塔身破壞比較嚴重,也進壹步加劇了塔身的傾斜。”

特殊的建築材料和結構,使塔傾而不倒。

雖然護珠塔傾斜的真正原因被找到,但人們更關心的是,這座斜塔會不會突然倒塌呢?

建築力學專家認為,意大利的比薩斜塔高54米,全都用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

按理說,比薩斜塔很容易倒塌,但從壹開始建造時,就采取了各種保護措施,因此壹直到現在保持斜而不倒的姿態。但是護珠塔的傾斜角度要比比薩斜塔斜很多,而且以前從沒進行過任何保護措施,並且經歷了各種天災人禍的威脅,從這點上看,護珠塔能夠現在傾而不倒,也應該算得上是壹個奇跡。那麽到底是什麽原因使護珠塔傾而不倒?

對於這壹點,建築專家提出真正的原因,應該和塔使用的建築材料有很大關系。護珠塔的材料是混凝土結構,古代建築用很粘稠的米燒成粥,打成漿,和石灰、砂子拌在壹起,這樣的材料很堅固,接近於現在的鋼筋混凝土。除了建築材料外,護珠塔的建築結構也很特殊。護珠塔的塔身是壹個八角形結構。塔門的設計是每隔壹個面開壹個門。

而且每層的門不開在同壹個方向的墻面上,這樣就使每個沒開門的墻面像四條腿壹樣支撐著每壹層塔身。每層墻面之間既相連又不承受壹層的壓力,使塔身受力十分均勻。同時因為使用十分牢固的石灰糯米等材料,即使遇上較強的臺風、地震等外力作用,某些墻面斷裂塔身也不會輕易倒塌。雖然因為地層原因護珠塔發生傾斜,但是仍可以保持斜而不倒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