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富樂國際陶藝博物館
位於陜西省富平縣喬山路l號,2004年由富陶產業集團投資2000余萬元興建,隸屬於富樂國際陶藝集團公司。該館是國內首家世界現代陶藝博物館,占地1.2萬平方米。博物館群由主館及十多個國家、區域館組成,並有壹個國際陶藝文獻館。現已建成主館、法國館、美國館、北歐、澳新和加拿大五個地域性國家館及壹個陶藝文獻館,均已開館展出,東歐、非洲、亞洲等館正在擬建中。現已建成開館的六個展館中,***展出來自世界50個國家和地區的260多位陶藝家的2600余件作品,收藏展出來自30個國家的47種陶藝雜誌1500余冊,還有相當數量的刊物正在陸續收集中。
2、陶藝村
位於富平縣縣城北1.5公裏處,是集吃、住、娛、購、遊為壹體的休閑旅遊度假的好去處,國際陶藝博物館群中的綜合館、北歐館、美洲館及法國館、休閑廣場、千畝果林苑、垂釣、陶藝制作等遊樂設施已投入使用。果林園內現存各種苗木12萬株,四季常青,到水果成熟季節,更是果香誘人,遊人可以盡情品嘗,享受大自然的美麗風光,可以親臨其境,體驗采摘樂趣。
3、富平縣溫泉河濕地公園
溫泉河水流潺,芳草如茵,萬木競翠,廊橋曲回,假山亭臺,霓彩如虹,如壹條美麗的玉帶靜靜地環繞在富平縣城北部,訴說著滄海桑田的厚重歷史,見證著今日富平的華麗嬗變。 溫泉河因河水隆冬不凍微溫而得名。其源頭在南社龍王村,河兩岸湧泉星布,形如母豬乳,民間俗稱“母豬河”,其下遊河灘盛產蘆葦,亦名葦子河。河水由西北而南,繞浮山至老縣城北而東,至南陽村鹵川泉入,又東南至安頭入臨潼境,匯石川河入渭河。境內流長25公裏,均寬4米,流域面積600平方公裏。
昔時,溫泉河流水潺潺,垂柳依依,蘆葦繁茂,稻子蓮花,魚肥蟹橫,漁磯人影,浣紗溪女,構成了壹幅生機勃勃、優美動人的天然畫卷。 溫泉河是富平的母親河,她溫潤如玉,滋養了頻陽大地,孕育了富平文明。清邑人惠之介《遊溫泉》詩雲:“湛湛溫波遠,依流趣不稀。樹深鶯語細,溪靜浪痕微。空翠連巢閣,野煙隱釣磯。秋風蘆荻裹,白鷺下還飛。”
4、金粟山森林公園
位於富平縣城東北約三十多公裏處雷古坊鄉區內。據明萬厲《富平縣誌》記載:“金粟山、以粟如金”故名。又因山巔唐代即建立高禖(求子之神)祠,有龍泉水藏於深溝,也叫菩薩山、靈泉山、紫金山。其總面積約15000余畝,主峰海拔1240.7米,山石巖性以下、中奧陶統的灰巖、泥質灰巖、燧石灰巖、含礫頁巖、鈣質礫巖等為主。山峰怪石錯出,層棱如削。山上植被豐厚,物產富饒,尤其以天然太子參最為名貴。
由於山深林幽,關中難得壹見的野生鹿群時有出沒,珍稀動物金錢豹、護廟神蟲(大蛇)亦偶然現身。金粟山素有“渭北小華山”之稱,且融華山天險與翠華山蒼碧於壹體。其山以架子梁為主峰,東、西、中諸峰依其形勢,各逞異秀雄奇,正如當地民謠所說:“中峰雄雞東峰鷹,西峰好象萬花叢。”山之東側與石疊山緊連,與萬斛山依依相望。其西側則為縣境內最高峰頻山(1439米),亦名明月山,俯對玉鏡山,其狀若欲攬“玉鏡”而顧盼自雄耳。
5、唐中宗李顯定陵?
位於富平縣北十二公裏的宮裏鎮三鳳村北的鳳凰山,鳳凰山是由三個東西排列的石灰巖山峰構成,靠北圍繞著壹個半圓形的高峻山梁,中峰由山梁正中向南伸出,形似鳳頭,左右兩峰對峙,尤如鳳凰展開的雙翅。從南遠望,仿佛壹只美麗的鳳凰在浩翰無際的天空翺翔。中宗定陵地宮就在鳳凰山下。
中宗,高宗第七子,母為則天順聖皇後武氏,唐代第四位皇帝,顯慶元年(656年)剛剛被冊封為皇後的武則天為高宗生下第三個兒子,賜名哲,後更名顯。永隆元年(680年)8月被立為皇太子,永淳二年(683年),高宗崩,遺詔皇太子於柩前即皇帝位,軍國大事聽從天後旨意,武則天操縱了唐的朝政,李顯不過是壹個傀儡皇帝,登基不足兩月即被廢,封為廬陵王,徙往均州,不久又遷至房州。在武則天晚年,聖歷元年(698年)3月,李顯被接到神都洛陽。神龍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張柬之、崔玄偉為首的五人乘武則天病重,擁太子李顯恢復了中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