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什麽是剩余價值

什麽是剩余價值

根據馬克思的理論,剩余價值是指:在剝削制度下,被統治階級剝削的,勞動者所生產的新價值中,勞動創造的價值和勞動報酬之間的差額,即“由勞動者創造的被資產階級無償占有的勞動”。

剩余價值考察的是勞動過程當中的“價值增殖”,這種“增殖”決定了經濟現象領域中的價格和利潤增長運動。

剩余價值理論的核心有兩條:

(1)資本家主要通過強迫工人延長勞動時間的方法來賺取利潤;

(2)只有產業工人的活勞動才能創造新價值,其他生產要素以及商業服務業等非生產性行業的職工都不能創造新價值。這在19世紀基本上符合事實,也正因為如此,剩余價值理論才在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和普遍的認同。

剩余價值的地位作用:

剩余價值在社會生活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勞動者創造的剩余價值的多少是衡量社會生產力水平高低,人生價值大小及國家財力強弱的重要標尺。

擴展資料:

關於剩余價值的補充觀點:

恩格斯指出,“資本家所雇傭的每壹工人都在做兩種勞動。他的工作時間壹部分用來償還資本家所預付給他的工資,這壹部分勞動,馬克思稱為必要勞動。但在此之後,他必須繼續工作,而在這段時間內,他為資本家生產剩余價值。”

1.剩余價值的生產

(1)絕對剩余價值生產。工人的勞動日是勞動時間和剩余勞動時間總和。必要勞動時間不變,通過延長工作日,從而剩余勞動時間增加而生產的剩余價值,就是絕對剩余價值。

(2)相對剩余價值生產。資本主義生產發展經歷了簡單協作,工場手工業和機器大工業,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擴大了相對剩余價值生產。

馬克思指出,“像其它壹切發展勞動生產力的方式壹樣,機器是要使商品便宜,是要縮短工人為自己所費的工作日部分,以便延長他無償地給予資本家的工作日部分。機器是生產剩余價值的手段。”

2.剩余價值的實現

剩余價值要在生產中創造出來,還要在流通過程中才能實現。經過資本的循環和周轉,實現剩余價值。剩余的壹部分轉為投資,成為資本積累,實現擴大再生產。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剩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