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太空望遠鏡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其有效載荷計算機出現死機。美國宇航局(NASA)的科學家嘗試多次重啟哈勃的計算機,但都失敗了。哈勃上的計算機制造於上個世紀80年代,自1990年發射升空至今,已經服役了31年,其內存模塊已經老化嚴重。雖然哈勃出故障了,但它此前傳回的宇宙照片還在處理當中,這可以讓我們看到更多新的宇宙景象。
按照萬有引力定律2.7億光年外的IC1623,此刻已經完成了碰撞融合,演化成了壹個大型橢圓星系,但我們要想看到這個橢圓星系,還得再等2.7億年才行,畢竟每秒30萬公裏的光子,在宇宙中還是太慢了。對天文學界來說,IC 1623的演化是個很值得研究的項目,因為根據埃德溫.哈勃在上世紀20年代的預言,我們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未來也會和254萬光年外的仙女座星系發生碰撞。
並且由於仙女座和銀河系還是本星系群內質量最大的兩個星系,將來它們的碰撞還會重塑整個本星系群。254萬光年外直徑22萬光年的仙女座星系,與銀河系的相對運動速度是每秒110公裏,兩者將在37.5億年後發生側撞,甚至有天文學家認為如果算上兩個星系外圍的“暗物質暈”的話,碰撞現在可能已經開始了。
雖然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邊緣地帶,38億年後的星系碰撞融合可能對太陽系的影響並不大,但是兩個黑洞的碰撞是否會引來變數,也是壹個未知數。因此科學家需要觀測宇宙中更多的星系融合,超大質量黑洞碰撞來收集數據,以確定兩個星系融合可能引發的壹系列連鎖反應。
當然,38億年對於人類來說還太遙遠,人類是否能夠延續到那個時候也是壹個未知數。如果人類能夠壹直延續發展下去,38億年後的人類文明有可能已經強大到我們無法想象的地球,有可能那個時候人類文明早已遍步銀河系,是銀河系的霸主,甚至已經走出銀河系向其它星系發展。
當然,星系的碰撞融合雖然很少會發生恒星碰撞,但是它們的融合仍然是非常壯觀炫麗的,能夠爆發出巨大的能力輻射,否則我們也不可能通過天文望遠鏡觀測到距地球2.8億年外的星系碰撞融合景象了。而這個巨大的能量輻射來源並不是兩個星系中恒星碰撞導致,而是由它們的黑洞碰撞融合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