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什麽酒跟武術有關的?

什麽酒跟武術有關的?

中華武術源遠流長,武術是中華民族獨特的人體文化,被視為國粹。”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間不太平,非劍不能消也。”在酒與武並行的時候. 常常是武為烈酒而鳴,酒壯英雄之膽。

酒對武術也產生重大影響,列如醉拳、醉劍以及醉棍。作為醉酒所產生的武術。它極富表演性,鮮明地表現了東方人體象形取意的包容性和化腐朽為神奇的特點。象形取意本是人類在取法自然中的自強手段,不可否認,醉酒是種不正常的體態,然而東方人體文化卻能化醜為美。

醉拳不只有特殊的攻防價值,而其觀賞性尤為人喜愛,“醉拳”、“醉劍"、“醉者戲猴”、“醉棍”不只是武術中的項目,還影響到藝術的發展如壹些電影《大醉拳》和《醉劍》都深受歡迎。

醉拳,又稱“醉酒拳”或者叫“醉八仙拳”,其醉意醉形曾借鑒於古代的“醉舞”,現在是武術的壹壹個重要的拳種,因為招式和步態都形同醉者而得名。

關於醉拳,有壹個歌訣: 顛傾吞吐浮不倒,踉蹌跌撞翻滾巧,滾進為高滾出妙,隨勢跌撲人難逃。這個歌訣對醉拳的特點進行了準確而生動的概括。醉拳中的關鍵在壹個“醉”字,而這種“醉”僅是壹種醉態而非真醉,在攻防中,踉踉蹌蹌,似乎醉得站都站不穩,然而在跌撞翻滾之中,隨勢進招,使人防不勝防。這就是醉拳的精妙之處。

醉拳套路有多種,如“醉八仙”就是模擬呂洞賓、鐵拐李、張果老、韓湘子、漢鐘離、曹國舅、何仙姑和藍采和等八仙的形姿為武藝特色,動作名稱多以八仙特點創編。這在張孔昭的《拳經拳法備要》中就載有醉八仙歌》記載:醉者,醉也,號八仙。

頭頸兒,曾觸北周期,兩肩誰敢與周旋。臀膊兒,鐵祥堅;手時兒,如雷電。拳似抵柱,掌為風煙。膝兒起,將人掀;腳兒勾,將人損。披削爪掌,肩頭當先。身範兒,如狂如顛;步趨兒,東扯西牽,好叫人難留戀。八洞仙跡,打成個錦冠顧天。

“太白醉酒”的套路則是以模擬唐代詩人李白的形姿為主; “武松醉酒”、“燕青醉酒”、“魯智深醉打山門”等套路,則以《水滸傳》英雄命名,自然更顯示了醉拳深厚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