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二戰時德國為什麽叫做"第三帝國"?

二戰時德國為什麽叫做"第三帝國"?

在此之前,德國歷史上曾存在兩個帝國:德意誌神聖羅馬帝國和德意誌普魯士帝國。希特勒上臺後,認為壹定要為德國重奪榮耀,重新建立壹個強大的德國,因為歷史上德國有過兩次鼎盛時期,所以就將這種目標定為“第三帝國”。

1、第壹帝國:962-1806 德意誌神聖羅馬帝國

全稱為德意誌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是962年至1806年地跨西歐和中歐的封建君主制帝國,版圖以日耳曼尼亞為核心,包括壹些周邊地區,在巔峰時期包括了意大利北部(原屬中法蘭克王國)和勃艮第還有弗裏西亞(今低地國家)。

2、第二帝國:1871-1918 德意誌普魯士帝國

它是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統壹起來的,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普魯士擊敗法國,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壹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誌皇帝。 1914年開始的第壹次世界大戰以德國的失敗和第二帝國的瓦解而告終。

3、第三帝國:1933-1945 納粹德國

“第三帝國”指在1933年至1945年期間由國家社會主義德意誌工人黨所統治的德國。先後有兩個官方國名,分別為1933年至1943年使用的德意誌國與1943年到1945年的大德意誌帝國。

擴展資料:

“第三帝國”壹詞源於意大利末世神學家、佛羅倫薩教派創始人尤阿興姆·菲奧雷斯與其他中古世紀神學家對聖經經文的解釋,原初意義是指“聖父之國”、“聖子之國”之後的“聖靈之國”,即上帝拯救世界後,完美、無盡止、由聖父、聖子、聖靈統治、以基督為王的第三階段神國。

到了近代,“第三帝國”的概念已脫離神學領域,而被運用在浪漫主義文學甚至保守政治革命中。

希特勒認為,他的第三帝國是繼“神聖羅馬帝國”的“第壹帝國”與威廉壹世和俾斯麥創立的“第二帝國”之後的第三帝國。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納粹德國(第三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