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世界上的哪壹個角落,都有人在艱難的活著,但他們是否都相信?快樂的日子總會來臨呢??在中國,有這麽壹位父親丁尚彪,為了女兒能夠紐約讀醫,甘願在異國他鄉打工十五年,因為他始終相信自己的女兒會帶著自己的夢想好好生活,等到夢想成真的那壹刻,就是他最快樂的時光。盡管他最終被終生禁入日本。
如果不是十幾年前的壹部追蹤拍攝長達十年的紀錄片《含淚活著》,我們可能永遠都不知道在中國,有壹位父親為了夢想,為了家庭,獨自壹人在異國他鄉苦苦打拼15年的催淚故事。不管在中國,還是在日本,這部催人淚下的紀錄片都獲得了超高的收視率。
丁尚彪本是上海的壹名初中畢業生,卻因為生不逢時,只能作為知青下鄉到了安徽農村,等他有機會再次回到上海時,發現自己已經無法跟從他們的腳步了。壹是因為自己的年紀已經不小了,二是因為自己沒有半點能賺錢的技能,所以他徹底的淪為了上海的底層人。
可他並不甘心自己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他在五毛錢買的報紙上看到了壹所日本語言學校的信息,便動了去日本學習深造的心思。他四處奔走借錢,終於湊夠了學費,對於他的結發妻子和剛上小學的女兒,他感到很對不起她們,但好在她的妻子支持他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他便毅然決然的踏上了去日本的路。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作為壹個外國人,在日本生存下去十分艱難,況且還要交著學費,所以他很快就改變了自己的想法,他不想在繼續學習了,而是夜以繼日的賺錢,因為他想讓自己的女兒代替自己去實現夢想。他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壹定可以讓女兒出國學習。
為了全力栽培女兒,丁尚彪壹個人打了數份工,他每天清晨就出門工作,直到淩晨末班車都沒有了才步行下班回家。而且,為了省錢,他住的是最便宜的不帶浴室的單人房,所以每天下班回家後,就只能用壹個塑料布圍起來洗澡。可想而知,孤孤單單的壹個男人,身邊沒有老婆在旁邊照看著生活起居,還要壹個人打多份工,該是多麽的艱難和孤獨。
而他當年去日本的簽證早已過了期,在日本,他就是壹個名副其實的?黑戶?,如果他?黑戶?的身份被發現,他面臨的問題輕則罰款,被遣送回國,再也不能入日本;重則入獄。
可他又不想這樣回到中國,因為回到中國就意味著他再也不能來到日本繼續賺錢,所以他下定決心壹定要撐到女兒成功大學畢業。特別是當他的女兒順利考上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後,他幹的比以前更多了,因為學費很貴,他只能再多幹幾份工來支持女兒留學的學費和生活。
然而他自己的生活過得很艱難,卻無怨無悔。才四十多歲的丁尚彪,因為常年的辛勤勞作,就像壹個白發老人壹般壹口牙齒稀稀松松,掉了好多,相信任何人看見都會是滿滿的心疼。
在日本工作的十五年當中,他壹***見了自己的女兒和妻子壹面。和女兒的見面是女兒在去美國上學的路途中,女兒會在日本站停留24個小時,但沒有身份證的丁尚彪並沒有資格去機場見女兒,就只能約好在壹個?日暮裏?的站點碰面。
十多年沒見的父女,在見到對方的那壹刻,他們並沒有抱在壹起痛哭,而是註視著對方,說著再簡單不過的話語?長高了。頭發怎麽白了。?
特別是丁尚彪,那雙布滿紅血絲的雙眼,壹直深深地註視著近在眼前的女兒,他想將女兒的模樣永遠的刻在心裏,成為他繼續奮鬥的動力。十幾個小時後,二人不得不分離的時刻到來,壹窗之隔,他們再也不能堅強,痛哭流涕起來。
丁尚彪見到自己的妻子是在他在日本打工的第十三年,這壹年,妻子為了去美國看看女兒,可以在日本站停留72個小時。丁尚彪在去接妻子的地鐵上特意規劃好了路線,要用自己賺的錢陪妻子出去逛逛,給她買壹點好東西。
從見到妻子的那壹刻起,他就壹直面帶微笑的寵溺的看著妻子,從他的眼中,不僅能看到滿滿的愛,還有數不盡的相思。但是離別依然像那年與女兒短暫的見面壹樣猝不及防的到來了,就仿佛時光倒流了壹般,壹窗之隔,兩人哭成了淚人
看到這,我相信妳壹定知道了為什麽這部紀錄片名為《含淚生活》,是因為這15年來,他們三個人都在離別和思念的淚水中度過。但最後,他們終於贏來了大團圓,在女兒博士畢業後,丁尚彪終於回到了離別十五年之久的祖國。
然而,回國之路也是異常艱險的,因為這意味著他?黑戶?的身份很有可能被揭發。可丁尚彪不想再隱瞞自己的非法居留身份,所以請律師為他申請合法的回國簽證。律師了解到他15年非法滯留的經歷後,建議他不要自找麻煩。
因為按照日本的法律他至少要服刑3年。但他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因為他已經無所畏懼了,自己的女兒丁琳已經成為了壹名出名的婦產科醫生,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好在這部紀錄片在日本也紅極壹時,在辦理登機手續時,海關人員看到丁尚彪的護照,先是大驚失色,然後很快平靜下來蓋章放行,還以舉手禮向他表示敬意。只不過,根據日本的法律,丁尚彪這輩子都不能踏入陪伴了他十五年的日本了,但這些跟自己女兒的幸福比起來,都不算什麽。
我相信,在這個世界上依然有人在抱怨,依然有人將?別人壹生下來就在我的終點線上?這句話當做自己的標簽,那為何不想想別人為何能得到這壹切呢?那些可以?拼爹?的人只能說明他們的父親也曾過著妳無法想象的艱苦的生活。
而我們每個人做的並不是抱怨這個世界上的不公平,而是要明白時間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公平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時間裏,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即使自己不能完成自己所追求的夢想,我們也有責任幫助自己的子女完成他們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