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板是以杉木為材料,度棺內可容之尺寸,置於棺蓋之內,板上鑿有七個大小如銅錢的圓孔,刻視槽壹道使七孔相連,所以稱作七星板,從隋唐年間就有了這種風俗。(小說《鬼吹燈》第三卷湘西屍王)
唐高宗和武則天之棺
唐高宗和武則天陵墓,男女合葬,耗費30年財力。唐高宗和武則天在位時正處於唐代最繁盛時期,統治者壹般會用每年稅收的30%以上來修建陵墓。乾陵的修建從高宗駕崩開始,經歷了武則天、中宗、睿宗三代皇帝,歷時30余年才建成。專家推斷,地宮的中部應該是停放唐高宗和武則天靈柩的地方。地宮中部是壹座“棺床”,上面放置著兩人的棺材,唐高宗李治在右,武則天在左。棺材底部有防潮材料和珍寶,上面鋪著壹塊“七星板”,板上鑲嵌著圭、璋、璧、琥、璜、琮等“六玉”,唐高宗和武則天二人口含貝玉,仰臥於褥上,棺材裏應該放置著大量書籍字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