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
唐朝人吃的油,壹大部分是動物脂肪、肥豬肉煉的油啦,羊肉也會出點兒油。煉油的植物主要是大豆和胡麻,也有麻子、紅藍等。
2、朝參
朝參日,也就是要進宮上朝參見皇帝的日子。
①三品以下的官員(不含三品),每個月逢壹、五日朝參,也就是每個月的初壹、初五、十壹、十五、二十壹、二十五要上朝;
②三品(含三品)以上的官員,每月壹、五、九日朝參;
③壹些位置比較重要的官員,理論上是每天都得入宮參見皇帝的,這群人是“文官五品以上,及兩省供奉官、監察禦史、員外郎、太常博士”,他們被稱為“常參官”。
早晨五點半就得進入皇宮大門。
3、朝參日廊下食
從太宗貞觀年間開始,每次朝會結束以後,公家都會讓上朝的官員們在宮殿飛檐下、廊廡上坐地吃頓飯。
在日常供應以外,夏季還有防暑降溫餐,冬季有烤火餐,各個節日也有加餐。
①三九天:熱湯餅;
②夏天:用涼水拔過的冷面、冷粥,再配些栗子、桃、梨、石榴、柿子;
③寒食節:甜米粥;
④正月初七(人日)、三月初三:煎餅;
⑤正月十五、三十:糜糕;
⑥端午:粽子;
⑦七月初七:斫(zhuo)餅;
⑧九九重陽:糕;
⑨十月壹日:黃米羹。
4、宰相
唐朝實行的是群相制,也就是三省裏不止壹位高級官員,可以通過被加授“同中書門下三品”等官銜,被承認為等同於宰相。
5、政事堂——“堂廚”
壹間專供宰相們壹起使用的辦公大廳,位置在皇宮裏面,靠近上朝大殿和皇帝辦公室的地方。
皇帝隔三岔五地把自己禦膳房做出來的食物賞給宰相們的“堂廚”,這都算是壹種制度了。
最基本的禮儀要求:首先,您不能隨隨便便地進政事堂蹭飯吃,必須有了宰相資格以後才能上桌;其次,您還不能隨便退席,如果有人中途退席出門,別的宰相必須停筷等著,人齊全以後再繼續吃。
6、非朝參日公廚堂食
食堂的建設規格有壹定標準,大致是在各部門財力範圍內,力求宏大嚴整。
開飯的時間大都是午時。
至於就餐的儀式,管理的嚴格程度,吃飯時讓不讓說話談笑,各個部門有自己的規定。管得最嚴的可能是禦史臺,,開飯前主官要訓話,各級工作人員固定座位,吃飯時不準走動,也不許說話談笑。
京外州郡的工作餐成本,是由地方財政列預算,有時候是財政直接支付所有支出,有時候是財政上出壹部分錢當本錢,由相關管理部門拿著本錢去做生意、放高利貸,以利息收入來支付“公廚”的消耗。
首都裏各部門的“公廚”預算幾乎全是以朝廷賜本錢,各部門自己去營運收利的形式來應付。
大理寺的食堂墻壁上寫滿了常用法律條文。
7、唐代安史之亂後,國家政治和財政收入都亂七八糟,實在沒錢供應官員們天天公款吃喝,皇帝也沒轍,只能下詔叫官員們隔天上班,也就是上壹天班,吃壹天工作餐後,第二天妳在家歇著。
二、“沒見過吧,這叫日式刺身!”“不就是切鲙嘛……”——葷食
1、禁食馬、牛
《唐律卷十五·廄庫》:“主自殺馬牛者,徒壹年。”主人殺掉自己養的馬或者牛,要服壹年苦役,也就是國家禁止殺死這兩種大牲畜,當然更禁止吃牛肉。
2、牛頭褒
取皮光肉嫩的小牛頭,先在火上燒壹下去掉毛,再用開水燙洗,把毛根都去除幹凈。鍋裏下酒、豆豉、蔥、姜,把牛頭煮熟,剝下肉切成手掌般大的肉塊,跟酥油、花椒、酸橘等壹起調好味,塞進瓶甕裏,用泥封住甕口。最後把肉甕埋進火塘,用微弱的火力慢慢加熱烘出風味來。
主要在南方地區流行。
3、公家發肉
①親王以下到二品大官,每個月供給二十頭羊、六十斤豬肉;
②三品官,每個月只給十二頭羊;
③四品五品官,每個月給九頭羊。
4、正堂
唐朝人家的正堂,南面往往是沒有墻的,只用幾根柱子支起來檐頂。南面需要擋風時可以用屏風行障之類圍住,夏天就幹脆撤走,是壹座半露天的建築。人們坐在堂上,可以直接看到堂外院子裏的情景。
貴客坐在堂口的位子,壹方面是便於上菜時先敬給他;另壹方面也是方便觀看歌舞—那時候舉辦正式宴會,堂下院裏八成要有歌舞節目佐餐。
5、過廳羊
只見壹名庖人牽著壹頭活羊,走到堂前階下,向堂上行禮畢,翻手擎出壹柄明晃晃的尖刀,熟練地插入活羊頸子,殺羊放血,剝皮斫肉。
這時候主人請眾賓客下堂,也來到剛殺好的肥羊前,客人們覷來看去,瞅中哪塊羊肉好,自己用刀子割下來。壹旁服侍的下人奉上顏色不同的彩錦,把自選羊肉包紮好,送去蒸熟。
時間到,蒸好的羊肉壹塊塊送回來。您可要認準自己選的那塊彩錦,接過來打開,把羊肉放進自己食器裏,用主人提供的竹刀切成壹片壹片的,再撒上胡椒,澆上杏醬。
6、腌制
用鹽、醋、酒、花椒等各種調料,加上風幹、烘幹、發酵等制作技術,就能做出脯、臘、酢、菹等各種純天然、無公害,保質期又很長的食物。
7、家禽
家禽類裏面,雞是占了絕大多數份額,僅次於它的不是鴨,而是鵝。
8、渾羊歿忽
這道菜,也得在有錢人家的大宴會上才能見得到。幾個仆人***扛壹張大木盤上廳,盤子裏放著的是壹頭完整的冒著熱氣和焦香的烤全羊……
等等,您說我們要吃的是禽類名菜,為啥端上來的是羊?唉,客人您繼續看下去啊,廚子拿出刀來,把被縫合起來的羊肚子剖開,原來裏面藏著壹只燒鵝呢!
這鵝肚子裏還有東西哦,是用調味品拌勻的肉和糯米飯。把收拾幹凈塞填飽滿的整鵝塞進羊肚子,壹起在火上炙熟以後,我們只把燒鵝取出來,切開壹壹分著吃,烤羊作為容器就扔掉了,當然壹般會扔給仆人們去享受。
9、魚類
①切鲙(kuai):類似生魚片;
②魚羹。
魚需配飯。
三、歡迎光臨正宗河北醋芹老店,本店專營魏家菜——蔬菜
1、西紅柿、土豆、紅薯、玉米
明朝才從美洲傳入。
2、青椒以及辣椒家族:清朝從美洲傳入;
? 洋蔥:清朝從西亞、南亞傳入。
3、烹飪方法
唐朝以水煮、汽蒸、火烤為主,“炒”菜技術,到宋朝才有明確記載。
4、醽(ling)醁(lu)、翠濤
唐開國名相魏徵魏玄成,家藏西域釀酒法。
5、河北醋芹
以水芹為主。
6、葵
冬莧菜。葵的地位相當於北方的大白菜,種植普遍,非常重要。
7、薤(xie)
蕌(lei)頭。易保存,可以越冬。唐朝喜歡把它腌制成酸辣的菹(zu)菜,或者幹脆投入食鍋裏當調味料。
8、大塊菜蔬
蘿蔔、蔓菁、芋頭、茄子、嫩葫蘆、筍、藕。
9、涼拌菠菜
唐朝太宗文皇帝開西域後,從天竺引進的新種“波棱菜”,很珍貴。
10、蘑菇
以野生采摘為主。
11、藿
豆葉,與葵並列,都是最常見、最大眾的蔬菜。
參考文獻:
王賽時.唐代飲食.濟南:齊魯書社,2003
四、茶裏不加蔥姜鹽果汁,讓人怎麽入口啊,掀桌!——茶文化
1、博士
小二。唐朝對服務從業者或者中低級技術人員的稱呼。
2、要喝茶,選準地理位置
①西漢:蜀中;
②南北朝:整個南方,最好上層貴族社會
③初唐:保持了南方生活習慣的江東華族家裏,或者,寺院。
3、茶中佐料
除了茶葉的澀香味外,還可能有蔥、姜、花椒的麻辣味,大棗、桂皮的甜香味,橘皮、薄荷的清涼味,酥酪的奶香味,牛羊豬肉的油腥味……
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喝茶的習慣在我國大範圍流行開來,從那之後,普通人家和飲食飯店大多都能供應茶水了。但是,終唐之世,很多人,甚至說是大部分人,喝茶的時候,習慣往茶裏加入以上所說的種種作料。
4、劉姥姥式熬茶法
①拿茶葉,茶葉是用鮮葉蒸焙烘幹加工出來的,有可能是零散葉狀,但更多的是緊壓成餅狀,比較像現代的生普洱餅。
②把茶葉掰碎了,上火烤,烤得又紅又幹,搗碎了倒進瓷瓶裏。
③燒水,水開之前,往鍋裏加入上述種種作料。
④水開後,把茶葉末倒進水裏,跟作料壹起煮,煮成壹鍋茗粥,倒出來分好杯,開喝。
5、唐式煎茶法
①掰碎茶餅,丟容器裏上火炙烤,至少火力均勻地烤兩回,越幹燥越好,據說這樣可以使茶味增厚。
②把烤好的茶葉趁熱放進紙袋子裏,防止香氣外溢,放涼。
③把茶葉倒進專用的茶碾子裏的,碾得越細越好。碾成菱角那麽大的碎屑不成,至少要碾成細米狀,能碾成松花粉狀最佳。
④碾碎的茶屑再倒進茶羅子,用羅篩壹遍,反正我就是要細細的茶粉。
⑤茶粉收好,可以開始燒水了。陸茶聖認為用山泉水煎茶最好,江河水較差,井水最差,自來水的話……
⑥用特制的風爐、上好的炭、專用的小鍋釜燒水。水面有魚眼紋,微微發聲的時候,叫初沸,這時候加鹽。
⑦鍋邊緣如湧泉連珠冒泡,二沸了,這時候用瓢舀起壹瓢水出來,放旁邊備用。
⑧壹邊用竹具攪動鍋裏的沸水,壹邊往水中心撒茶粉,很快水又開了,洶湧激蕩,於是把剛才那瓢水倒回鍋裏,壓壹壓火頭,別讓茶粉迸到外頭。
⑨騰波鼓浪的三沸壹出現,這茶就算煎好了,趕緊離火,別再繼續煮,端著鍋往那些高貴的青瓷白瓷茶碗裏分倒吧。
⑩分茶的要訣,在於把茶水上的浮沫(茶粉不是速溶咖啡粉,大部分在水裏呈漂浮狀)藝術地倒進各個茶碗裏,最基本的要求是:厚薄均勻,看著舒服,高手甚至能把這些浮沫斟成各種圖案造型來比試鬥茶。
⑩①煎壹釜茶最多只能倒五碗,限量版才值錢,再多了就不夠高貴冷艷,而是飲牛飲騾的蠢物了。
陸氏煎茶法公布以後,很快作為上流社會貴族人士玩高雅的標準之壹,風行全國,傳至後世,禍延東瀛,經久不衰。開元天寶之後,在民間亂逛的時候至少可以喝到味道奇怪的八寶亂燉茶,在皇室貴族家裏就可以享受正宗茶道伺候了。
四、李白鬥酒詩百篇……妳給老子喝的是假酒吧?——酒文化
1、白酒
濁酒、綠蟻酒。
2、自制濁酒、清酒
第壹步,先做酒曲。第二步,投料。第三步,開壇。第四步,加灰。第五步,榨酒。第六步,客人您別急著喝啊,這樣做出來的酒叫生酒。
3、好酒
郢州富水、烏程若下、滎陽土窟春、富平石凍春、劍南燒春、河東乾和葡萄、嶺南靈溪博羅、宜城九醞、潯陽湓水、齊地魯酒。京師佳釀:西市腔、新豐酒及蝦蟆陵之郎官清、阿婆清。
用稻米釀的清酒:原產地在南方的郢州富水、烏程若下、嶺南靈溪博羅、宜城九醞;
高粱酒糜子酒:魯酒或者長安本地的西市腔、新豐酒、郎官清、阿婆清。
4、酒精度數
四五十度的高烈度白酒,蒸餾法造出來的,元朝才傳入。
唐宋年間的酒,最高不會超過二十度。
5、葡萄酒
西漢張騫通西域時傳入。
唐朝之前,中原人不會釀葡萄酒,需從西域輸入,貴,壹般人吃不到。
唐初唐軍開西域,將高昌國(吐魯番)設置成唐朝的壹個州,同時,當地的特產馬奶子葡萄和釀酒技術,傳入了中原地區。
河東乾和葡萄,揚名天下,皇駕貢酒。
6、無酒精飲料
①酸奶:酪, 采用牛、羊、馬等牲畜的乳汁經過加工制成,酥、酪、醍醐等;
②果飲:烏梅漿、葡萄漿、桃漿、蔗漿、三勒漿。
7、冰鎮
皇室有專門的官員按照明文規定負責冬天藏冰、夏天取冰;壹般貴族大臣家也經常自己弄藏冰窖,皇帝還經常在夏天對大臣賜冰。甚至在長安市面上,也有向普通百姓賣冰的商人,當然賣得很貴,窮人就不要奢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