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尋找小糖人》這部紀錄片好在哪裏呢

《尋找小糖人》這部紀錄片好在哪裏呢

《尋找小糖人》的主人公羅德裏格茲在南非的知名度超過滾石樂隊,他於上世紀70年代發行的《Cold Fact》與《Coming From Reality》曾於這個人口僅4000萬的國家獲得了超過50萬的銷量。然而能讀到無數滾石樂隊相關報道的南非歌迷卻得不到任何有關羅德裏格茲的信息,唯壹掌握的只是歌曲本身和壹張並不清晰的專輯封面。這引發了他們的無限遐想,從而造就了無數流言——有人說他在監獄裏服藥過量自殺,還有人說他在舞臺上當眾給自己澆上汽油後點火。實際上,羅德裏格茲對自己在南非的輝煌戰績毫不知情,作為壹名被公司解約了幾十年的過氣歌手,他的真實身份是底特律某裝修工人。直至開普敦的唱片店老板斯蒂芬與音樂記者克雷格在機緣巧合之下開啟了尋找羅德裏格茲之旅,這段不為人的傳奇才漸漸浮出水面,受限於影像資料的缺失,本片全部由事件相關人士的回憶訪談以及老照片、舊報紙構成,由此,第85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得主《尋找小糖人》成了壹部不折不扣的誕生於剪輯臺上的電影。然而影片的臨場感卻因導演對音效的靈活應用而大大增強了——如開場處的訪談中,配合著兩位受訪者所回憶起的初遇羅德裏格茲當日的酒吧內外景象,背景音中亦響起了“身後的貨輪”、“嘈雜的酒吧”以及“自煙霧墻中凸顯而出的吉他”。反復出現的駕駛場景,即“縱向運動串場”這壹簡單技法,連綴了開普敦與底特律、七十年代與當今世界,很好地凸顯了影片的“尋找”氛圍。成長於盜版時代的中國樂迷想必會對此深有***鳴:在壹個相對隔絕的發行體系中,只消壹篇熱情洋溢的樂評文章,輔以音像發行者(即盜版碟制作者的喜愛),部分冷門音樂便得以重新被“發現”,從而在新的國度獲得更為熱烈的反響——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Lacrimosa;不過隨著互聯網與英文的普及,小糖人這類大紅大紫卻渾然不知的傳奇恐怕將與實體唱片壹同消亡了。從這個意義上講,《尋找小糖人》不僅是對羅德裏格茲這位音樂隱士的致敬,更堪稱是對過往時代的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