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llacy分為形式謬誤和非形式謬誤兩種。距離如下:
所謂形式謬誤,就是指邏輯上無效的推理、論證形式。壹般而言,每壹種有效的推理形式都有與之對應的違反這種推理規則而產生的謬誤。這也是比較容易辨別、而且容易避免的謬誤。
所謂非形式謬誤,就是指結論不是依據某種推理、論證的形式從前提中得出的,而是依賴心理、語言等方面的因素從前提中得到的,其謬誤是有關推論的內容和實質的。
非形式謬誤的種類很多,很難對其進行全面而準確的分類。從上述導致謬誤的兩個重要因素,大體上又可以把非形式謬誤分為歧義性的謬誤、相關性謬誤和論據不足的謬誤。
相關謬誤是論證的論據與論題在心理上相關,而不是在邏輯上相關。正確的論證應該立足於論據與論題的邏輯相關,即論據在邏輯上支持論題,由論據可邏輯地導出論題真。
在相關謬誤中,論證者利用語言表達情感的功能,以言詞來激起人們心理上的恐懼、敵意、憐憫或熱情,引誘人們接受其論題。相關謬誤主要表現為訴諸權力、人身、權威、無知、憐憫、眾人等。
(1)訴諸權力
指論證者借助強力或威脅,迫使人接受其論題。
(2)訴諸人身
用論證者自身或別人在人身即人格或處境上的優勢作為論據來論證某壹個命題的真理性。論據與論題之間只具有心理上的相關性,並不具有邏輯上的相關性。如“某某人格高尚,他的話可信”,人格優秀的人說話未必全對。
(3)訴諸權威
在論證中以本人或他人的權威為根據來論證某壹論題。訴諸權威是訴諸人身的壹種情況。
例如,“地心說”是不能懷疑的,因為亞裏士多德就是這麽認為的。
(4)訴諸無知
以人們對某壹個命題的無知為根據,從而斷言該命題是真的。
例如,鬼是存在的,因為還沒有人能夠證明鬼是不存在的。
(5)訴諸憐憫
又稱訴諸情感。即借助於打動人們的憐憫心、同情心,以誘使人們相信某命題。
例如,學生李某數學沒考好,他找到老師說:“如果您給我不及格,我的獎學金就沒了。”
(6)訴諸眾人
指援引眾人的意見、見解、信念或常識等來進行論證。
例如,鬼是存在的,因為很多人都說見到過鬼。
(7)人身攻擊
用某人在人格或人身上的缺陷或不足作為反駁他所持的某·個論點的論據。人身攻擊也是訴諸人身的壹種情況。
例如,他曾經犯過錯誤,他說的話不可能是真的。我們通常說,“不能因人以廢言”,某人雖然過去曾犯過錯誤,但他現在所講的話卻未必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