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央電視臺是中華人民***和國國家電視臺,1958年5月1日試播,9月2日正式播出。
初名北京電視臺,1978年5月1日更名為中央電視臺,英文簡稱CCTV。 中央電視臺是中國重要的新聞輿論機構,是黨、 *** 和人民的重要喉舌,是中國重要的思想文化陣地,是當今中國最具競爭力的主流媒體之壹,具有傳播新聞、社會教育、文化娛樂、信息服務等多種功能,是全國公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中國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在國際上的影響正日益增強。
中央電視臺現為國家副部級事業單位,內設16個副局級中心(室),包括辦公室、總編室、人事辦公室、財經辦公室、機關黨委、新聞節目中心、海外節目中心、社教節目中心、文藝節目中心、廣告經濟信息中心、體育節目中心、青少節目中心、網絡傳播中心、技術管理辦公室、技術制作中心、播出傳送中心;有3個直屬處級單位,包括監察室、審計處、中國電視報社;以及新臺址建設工程辦公室(臨時機構)。 中央電視臺的直屬單位包括: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1983年10月18日成立,國家級電視制作專業機構;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中央電視臺新影制作中心),1993年劃歸,拍攝制作紀錄影片,並為臺承擔節目制作;北京科學教育電影制片廠(中央電視臺科影制作中心),1995年劃歸,拍攝科教影片,並承擔臺節目制作,生產動畫片;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1984年成立,為中央電視臺全資公司,業務包括影視制作、節目銷售、網絡傳播、廣告營銷、旅遊開發、市場調查、實業開發等;中央衛星電視傳播中心,1995年成立,負責衛星加擾電視運營;中央數字電視傳媒有限公司,2003年成立,負責中央數字付費電視平臺運營,負責中央電視臺付費電視頻道的市場化運營;中國愛樂樂團,2004年劃歸,為國內壹流樂團。
此外,中央電視臺開辦有"央視國際"網站、《中國電視報》和面向全國公開發行的刊物《電視研究》、《現代電視技術》等,擁有國內最大的廣播影視音像資料館(與廣電總局***建)。 中央電視臺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電視傳播為主業,電影、互聯網、報刊、音像出版等相互支撐的多媒體宣傳、廣告經營和產業拓展的多元化經營格局。
壹、宣傳狀況 中國中央電視臺現開辦有16套開路播出的電視節目,並開通壹個高清晰度電視試驗播出頻道。16個開路頻道為綜合頻道、經濟頻道、綜藝頻道、中文國際頻道、體育頻道、電影頻道、少兒·軍事·農業頻道、電視劇頻道、英語國際頻道、科教頻道、戲曲頻道、社會與法頻道、新聞頻道、少兒頻道、音樂頻道、西班牙語法語頻道,內容幾乎涵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
同時開辦了12個數字電視付費頻道和28個網絡電視頻道。數字電視付費頻工程道包括風雲足球、第壹劇場、風雲劇場、世界地理、風雲音樂、懷舊經典、高爾夫·網球、CCTV-娛樂、CCTV-戲曲、央視精品、國防軍事和女性時尚。
網絡電視頻道包括新聞、央視關註、紀錄、旅遊、歷史、英語、雜技、電視劇、綜藝、相聲、氣象、科技、美食、小品、音樂、體育、生活、卡通王國、時尚、京劇、少兒、經濟、法制、教育、遊戲、話劇、魔術、人物等。 近年來,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按照中宣部、廣電總局的部署,中央電視臺先後組織了壹系列重大宣傳報道活動,如1999年國慶50周年、澳門回歸;2000年迎接新千年、悉尼奧運會;2001年紀念建黨80周年、北京申奧成功、APEC上海會議、中國足球出線、中國入世;2002年黨的十六大、釜山亞運會;2003年伊拉克戰爭、攀登珠峰、抗擊非典、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行;2004年 *** 百年誕辰、雅典奧運會、新中國成立55周年、澳門回歸5周年、2005年科學發展觀、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 *** 與新疆自治區大慶、“神六”飛行、“十運會”等。
在這些重大報道活動中,中央電視臺均堅持了正確的輿論導向,組織制作播出了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的電視節目,在廣大電視觀眾中引起強烈反響,充分發揮了國家電視臺主力軍的作用。 中央電視臺擁有近40萬小時的節目資源。
年播出總量為230248小時,平均每天631小時(包括北美長城平臺節目,付費頻道和高清節目頻道);自制節目比例達73。 9%。
自1999年以來,面對國內電視市場的競爭,面對境外電視媒體不斷的滲透,中央電視臺堅持推進以"頻道專業化、欄目個性化、節目精品化"的宣傳改革,順利完成了專業化的頻道布局。2005年,中央電視臺繼“專業化”後開始實施“品牌化”戰略,大大推動了節目生產和頻道自身建設,並初顯成效。
在頻道建設方面,1999年開辦電視劇頻道;2000年開辦英語國際頻道;2001年開辦科教頻道、戲曲頻道;2002年開辦西部頻道;2003年開辦新聞頻道、少兒頻道;2004年開辦音樂頻道、西班牙語法語頻道,並將西部頻道置換為社會與法頻道。同時,整合頻道資源,突出專業頻道特色,調整頻道結構,各套節目不斷完善改版,加強統壹的包裝、編排,業已形成以第壹套節目綜合頻道為龍頭的綜合頻道、專業頻道門類日趨齊全,專業頻道特色日益彰顯,相互支持、互為補充的覆蓋國內國際的頻。
2.中央電視臺的問題在哪裏
零售業是服務業,零售業的顧客是購買者,傳媒也是服務業,傳媒業的顧客是觀眾。
傳媒服務業同樣需要服務標準,諸位中央電視臺轉播舉世矚目的世界杯,其解說員與主持人的服務流程與服務標準(主持、解說的流程與標準)存在嚴重的問題,問題在於其壹,服務的流程不夠完善,從現場的解說到信號的傳遞,應該有壹個審核的過程,那怕是壹分鐘的延遲,也可以切換到另外壹個評論員對其解說進行補充與替換,而不至於讓不符合標準的信號傳出;其 二、服務的標準存在問題,假如中央電視臺對於體育節目主持人及評論員的解說與評論有明確的服務標準,比如嚎叫不能大於多少分貝,對於壹個球隊的褒貶不能超過壹定的限度,甚至設置壹些服務的忌語,黃健翔事件壹定是可以避免的。 如果中央電視臺不作壹些關於服務標準的調整與改善,相信以後同樣的事件還會發生。
三、中央電視臺如何避免類似事件?黃健翔事件其實包括了這樣的五個問題,暴露了中央電視臺作為壹個傳媒服務者五個方面的問題,其壹是服務戰略的問題,有沒有將服務好廣大觀眾與球迷作為中央電視臺的壹種使命與目標(有可能重視了廣告主、忽略了球迷),其二是服務流程問題,有沒有足夠的人為前線的評論員提供信息、心理、情緒的服務;其三是服務的標準問題,就是我剛才說到的,既然微笑規定露八顆牙齒,解說也應該規定多沙分貝;其四是壹個服務評核問題,現在有了時候的評核,但是缺少了事前的、事中的評核,妳不能控制過程,妳就不能改變結果。 其五是服務的學習成長問題,象黃健翔這樣的評論員,壹定沒有接受足夠的培訓與學習,學習關鍵時刻的服務標準與控場能力、控制情緒的能力,如果這些都做到了,我相信中央電視臺不會再出現黃健翔事件類似的服務事故。
3.央視的生活小妙招能給我個文本嗎
家具變新 1,用壹塊蘸了牛奶的布擦拭桌椅等家具,不僅可清除其汙垢, 還可使家具光亮如新。
2,用半杯清水加入水量1/4的醋, 用軟布蘸此溶液擦拭木質家具, 可使家具重現光澤。 3,木制家具用久了漆面會失去原有的光澤。
對此, 可泡壹大杯濃茶, 晾涼後, 將壹塊軟布放入浸透, 用其擦洗家具, 壹般擦拭兩三次可使家具恢復原有面貌。 家具擦傷消除法 如果家具漆面擦傷, 未觸及漆下木質,可用同家具顏色壹致的蠟筆或顏料,在家具的創面塗抹, 覆蓋外露的底色,然後用透明的指甲油薄薄地塗壹層即可。
家具陳列設計法 常有人遷進新居為放置家具大費周折, 這樣擺不舒服, 那樣放不順眼, 有時甚至還會擦壞家具表面的油漆。 遇到這種情況, 可先丈量出居室面積,再按比例縮小, 畫在紙上。
然後將家具按同比例縮小, 畫在硬紙片上, 再壹壹剪下。 最後將剪下的家具紙片在居室圖上反復擺放, 選擇最佳位置, 壹次性擺妥, 既省時又省力。
家具釘釘防裂法 在木制家具上釘釘子, 要避開木料端頭是直線木紋的部位, 以免木料劈裂。 家具蠟痕消除法 蠟油滴在家具漆面上, 千萬不要用利刃或指甲刮剔, 應等到白天光線良好時, 用壹塑料薄片雙手緊握, 向前傾斜,將蠟油從身體前方向後慢慢刮除, 然後用細布擦凈。
家具燒痕消除法 煙頭、煙灰或未熄滅的火柴等燃燒物,有時會在家具漆面留下焦痕。 如果只是漆面燒灼,可在牙簽上包壹層細紋硬布, 輕輕擦抹痕跡,然後塗上壹層薄蠟, 焦痕即可除去。
若是燒焦漆下木質, 此法也無能為力。家具水漬痕消除法 水滴在家具上, 若不立即抹幹, 會泛起水漬痕印。
對此, 可用濕布蓋在痕印上, 然後用電熨鬥小心地按壓濕布數次, 痕印因遇熱蒸發水分而消失。 家具燙痕消除三法 裝有熱水、熱湯的杯盤等, 直接放在家具漆面上, 有時會留下壹圈白色燙痕。
壹般只要用煤油、酒精、花露水或濃茶水蘸濕的抹布擦拭即可。若燙痕過深, 可將毛巾浸過溫水擰幹, 滴上少許氨水,再用手掌摩擦毛巾, 使氨水布滿手掌,然後用手掌輕輕而迅速地拍打燙痕,最後再塗上壹層蠟。
這樣, 便可消除燙痕。用碘酒在燙痕上輕輕擦抹, 或塗上壹層凡士林油, 隔兩天再用抹布擦拭, 燙痕可消除。
家庭廁所便池防臭法 在便池裏放壹個直徑約14厘米的兒童玩具皮球,即可阻止臭氣上升外溢, 且不影響便物下排,效果很好。 家庭洗滌地毯 用300克面粉, 精鹽和石膏粉各50克,用水調和成糊, 再加少許白酒, 在爐上加溫調和, 冷卻成幹狀後, 撒在地毯臟處, 再用毛刷或絨布擦拭, 直到幹糊成粉狀, 地毯見凈, 然後用吸塵器除去粉渣, 地毯就幹凈了。
家用節熱裝置 量壹量自家平底鋁鍋或燒水壺的最大直徑, 在平底飯鍋外面加壹個與鍋壁保持5毫米空隙的金屬圈(金屬圈的直徑比鍋壺最大直徑略大1厘米), 金屬圈的高度3~5厘米。 煮飯時, 飯鍋放在金屬圈內。
這樣, 就能迫使煤氣燃燒時的高溫氣體, 除對鍋底加熱外, 還能沿鍋壁上升, 熱量得到充分利用。 據測試表明, 可節省煤氣8%左右。
家用萬能膠從底部取膠好 家用萬能膠從上部擠用, 用完雖將蓋子擰緊, 但下次用時常因孔被凝固的膠封死, 很難再擠出膠來, 如從管尾取膠, 用完再把管尾卷好, 膠不會凝固, 以後再用十分好使。 家中無人時的澆花 如外出辦事十天半月不在家, 沒人澆花。
這時, 可將壹個塑料袋裝滿水, 用針在袋底刺壹個小孔,放在花盆裏, 小孔貼著泥土,水就會慢慢地滲漏出來潤濕土壤。 孔的大小需掌握好, 以免水滲漏太快。
或者在花盆旁放壹盛滿涼水的器皿, 找壹根吸水性較好的寬布條, 壹端放入器皿水中, 另壹端埋入花盆土裏, 這樣, 半個月左右土質可保持濕潤, 花不致枯死。 簡易天線 如果妳的電視機還未配室內天線, 可將廢燈管壹頭接在電視機後邊的天線處, 另壹頭不接, 把燈管橫豎放都行, 調動燈管, 直至屏幕圖像清晰。
減少冰箱結霜有妙法 冰室化霜擦幹後, 在冰室內壁及外壁均勻塗壹層食用油, 可使冷凍室4個月左右不長霜。 減小冰箱噪聲 冰箱工作時常伴有聲響, 夜間噪聲更會影響人們的睡眠。
可采用以下辦法加以消除:臨睡前30分鐘, 打開箱門將溫度控制器旋鈕轉到接近強冷點的附近位置, 如2℃左右, 然後關好冰箱門。 入睡前, 再將冰箱門打開,將溫度控制器旋鈕由原來的強冷點重新轉到弱冷點的位置, 如8℃左右,然後關好箱門,這時制冷壓縮機應停止運轉。
經過兩次溫度調整,冰箱內溫度的控制器則由溫度較低(冷藏部位2℃左右)狀態, 提高到溫度較高(冷藏部位8℃左右)狀態,間隔1小時左右, 又由停止運轉狀態重新開動為運轉狀態。在這樣長時間的安靜環境下,壹般人便可以進入熟睡狀態, 即使制冷壓縮機再啟動, 其影響也相對減少了。
4.介紹壹下央視主持董卿
姓名:董卿 性別:女 身高168cm 董卿,壹個從春天裏走來的女孩,如同三月清徐而不失綿厚的風,清純靚麗中飽含著優雅與端莊。
涵蓄內斂的氣質賦予了她收放自如的大氣和沈穩,以及壹份積澱了淡定與自信的美麗。學院:上海戲劇學院電視系節目主持人專業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專業擔綱上海衛視的《上海大劇院》、《新上海遊記》、《從星開始》、《親親百家人》等自辦節目主持人;曾任上海東方電視臺文藝部主持人先後主持過《流金歲月》、《相約星期六》等欄目和數十臺大型綜藝晚會; 2000年12月被評為"第三屆上海十大文化新人"、"上海市新長征突擊手"; 2001年榮獲第五屆全國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金話筒"獎;專業論文《論主持人在談話節目中的傾聽藝術》獲中國廣播電視學會播音學研究委員會第十屆優秀播音、主持論文二等獎;主持作品《視聽滿天星》獲壹九九八年度中國廣播電視學會《播音與主持作品獎》三等獎寫作、英語成績均為優秀,具有英語同聲翻譯的能力。
董卿,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電視系節目主持人專業。其主持風格清新大方,富有文化底蘊,現代感強。
董卿不僅擅長主持風格鮮明的各種欄目,擔任大型晚會的主持也是遊刃有余,被上海電視屆行內人士評為“上海最具潛力、最有觀眾緣的電視節目主持人”。 1996至1998年,董卿任上海東方電視臺文藝部節目主持人。
先後主持過《流金歲月》、《相約星期六》等欄目和數十臺大型綜藝晚會。1998年6月,調入新成立的上海衛視,擔綱上海衛視《視聽滿天星》、《上海大戲院》、《新上海遊記》等幾檔風格迥異的自辦節目主持人,進壹步展現了個人的職業素養和業務能力。
2000年初上海衛視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的"我最喜愛的上海衛視節目"評選活動中,她所主持的幾檔節目均進入了前十名。 在1999至2001年兩年多的時間裏,她還參與主持了“上海市慶祝中華人民***和國成立五十周年文藝晚會”、“上海市2001年新年音樂會”、“第二屆上海國際藝術節開幕式暨音樂會”等幾十臺大型文藝晚會,體現出較高的語言水準及現場駕馭能力,受到觀眾和專家的肯定。
2000年12月她被評為“第三屆上海十大文化新人”、“上海市新長征突擊手”。 董卿,壹個從春天裏走來的女孩,如同三月清徐而不失綿厚的風,清純靚麗中飽含著優雅與端莊。
涵蓄內斂的氣質賦予了她收放自如的大氣和沈穩,以及壹份積澱了淡定與自信的美麗。 董卿:從嘉興走向“春晚” 壹 2005年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對於嘉興觀眾來說是倍感親切。
也許許多人還不知道,這臺“除夕大餐”的主持人之壹董卿,是壹位從嘉興走出去的姑娘。 2月26日,剛主持完央視元宵晚會的董卿,又趕到上海音樂廳,摘走了“2004年度最佳女主持人”的桂冠。
27日下午,趁她在上海家裏稍事休整的機會,記者撥通了她家裏的電話。 出生在上海的董卿,隨父母轉輾安徽,1985年來到嘉興,在嘉興壹中完成了中學學業。
嘉興成了她壹生中難忘的第二故鄉,前年嘉興壹中百年校慶時,還特地作為佳賓邀請她回母校。 1993年,董卿進入浙江有線電視臺,開始踏上主持人之路。
兩年後,到上海東方電視臺,再到上海衛視,隨後又跨入中央電視臺。12年主持人生涯,董卿完成了人生的跨越。
“對於董卿來說,每壹次跨越都是壹次超越自我的過程。”熟悉董卿的人如此評價。
因為她在每次“起跳”時,正是工作得到普遍認可的時候。 1993年,董卿毛遂自薦進入剛成立的浙江有線電視臺,走出了主持人人生的第壹步。
由於浙江有線電視臺處於初創階段,當時董卿除了主持節目外,還要自己撰稿、剪輯甚至充當制片人的角色。“在杭州的工作使我從電視的‘門外漢’開始熟悉並愛上了主持人工作。”
其間,董卿主持的壹個節目還獲得了全國壹等獎。 董卿的努力工作得到了領導的賞識。
當她正被普遍看好的時候,1995年上海東方電視臺面向全國招聘節目主持人,董卿決定去應聘,結果在六七百名競聘者中脫穎而出,進入東方電視臺,開始了主持人人生的另壹起點。 二 天道酬勤。
1998年董卿在東方電視臺開始主持《相約星期六》,這個大陸版的《非常男女》以新穎的樣式,幽默風趣的臺風,迅速席卷申城,董卿隨即家喻戶曉。 2000年,因工作出色,董卿獲得了“第三屆上海十大文化新人”、“上海市新長征突擊手”等榮譽稱號。
事業蒸蒸日上之時,董卿卻作出了讓朋友們大吃壹驚的決定:放棄黃金欄目,加盟剛剛起步的上海衛視。 壹切歸零的董卿,在上海衛視腳踏實地,努力工作。
其間,最引人註目的是2000年元宵的那場“上海—悉尼雙向傳送音樂會”。董卿在悉尼全部用英語主持音樂會。
這壹次,她的不俗表現得到了業內人士的好評。因此,2000年她獲得第五屆全國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金話筒”獎。
就在董卿尋求新的突破時,中央電視臺西部頻道即將開播的民歌節目《魅力12》向她發出了邀請,在作出放棄上海、飄向北京的決定之前,董卿北京、上海兩邊飛了將近壹年。 是繼續兩邊兼顧,還是離開生她養她、培養她成長壯大的上海,到壹個陌生的地方從頭越,董卿在猶豫中有了決斷。
三 2003年深秋,董卿北上。
5.中央電視臺在歷史上有哪些記錄
中華人民***和國的國家電視臺。
其前身是北京電視臺,1958 年9月2日開始正式播出。1978年5月1日改為現名(英文縮寫為CCTV)。
當時中央電視臺有三套節目。第壹套綜合節目面向全國。
包括新聞節目、體育節目、專題節目、服務節目、教育節目、文藝節目,各類節目***有近30項欄目,其中《新聞聯播》、《體育之 窗》、《祖國各地》、《動物世界》、《為您服務》等欄目享有盛譽。同時還大量播出電視劇、故事影片。
教育部和廣播電視部合辦的中央 廣播電視大學的教學節目也在第壹套節目裏。第二套、第三套綜合性節目面向北京地區。
如今,中央電視臺節目制作、播出等都有 巨大發展。
6.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知名欄目
-新聞頻道有哪些節目?6個日播欄目和10個周播欄目 6個日播欄目是《新聞會客廳》、《央視論壇》、《每日國際觀察》、《社會記錄》、《法治在線》、《***同關註》。
10個周播欄目簡介: 《數字觀察》,時長25分鐘,每周六播出,壹個以演播室為主體的談話節目,設置主持人、報告方、專家、被調查者等幾個角色。 主要是圍繞調查報告,針對數字進行解讀、分析和交流。
《每周質量報告》,時長25分鐘,每星期日播出。主持人章偉秋串場,在關註產品質量的同時,還在人的生存質量、服務質量、生活質量、消費環境質量和經營環境質量等方面給予關註。
《聲音》,時長25分鐘,每周日播出。 敬壹丹主持,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議案、提案是推進立法監督、促進民主協商的重要途徑,作為新聞資源,同時具有較為廣闊的開發前景。
欄目選擇適合央視傳播、便於電視表現的議案、提案制作成新聞專題節目。 《面對面》,時長35分鐘,每周六、周日播出。
這是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推出的壹檔長篇新聞人物專訪節目。 《中國周刊》,時長45分鐘,每周六播出。
對壹周國內新聞進行綜合梳理、回顧,主持人為白巖松,欄目還將積極嘗試男女主持人***同主持的新方式。 《世界周刊》,時長45分鐘,每周日播出。
讓來自電視、報刊、網絡的信息與觀點在此匯聚、包容、結合,借助多媒體的表達方式,傳達盡量豐富而多元的聲音。 《文化周刊》,時長25分鐘,每周日播出。
聚焦壹周文化熱點,挖掘壹周文化細節,引發受眾文化思考,理性引領文化潮流。 《財經周刊》,時長25分鐘,每周日播出。
*** 壹周國內外重大財經新聞,***分“壹周財經新聞回顧”、“專家點評”、“財經觀察”、“財經人物”、“數字財經”、“媒體鏈接”、“下周提示”等七個板塊。 《體育周刊》,周日播出,分為午間版和子夜版,分別在13:35和00:40播出。
《海外速遞》,時長25分鐘,每周六播出。 《海外速遞》欄目旨在充分發揮中央電視臺駐外記者的資源優勢,透過他們的觀察,觀眾可以在了解具有國際影響的時事新聞的同時,對國外的社會、文化等側面有更多的了解。
背景:回顧世界電視發展史,1928年9月美國開始電視試驗,1980年6月,世界上第壹個全天24小時播出新聞的有線電視新聞網(簡稱CNN)開辦;1936年11月2日,英國廣播公司(BBC)正式播出成為世界電視誕生日,1997年11月BBC開辦了24小時新聞頻道,其間經歷了61年;中央電視臺和中國電視事業同齡,始於1958年5月1日,2003年開播24小時新聞頻道,其間經歷了4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