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三國曹魏謀臣董昭的簡介 董昭是怎麽死的

三國曹魏謀臣董昭的簡介 董昭是怎麽死的

董昭字公仁,是東漢末至三國曹魏初年謀士,重臣。曹魏的開國元勛。董昭年輕時被舉為孝廉,後擔任袁紹帳下參軍。多有戰功,但是袁紹聽信讒言,董昭不得已離開袁紹投奔張楊。張楊率軍迎接漢獻帝時,董昭隨行,並拜為議郎。後與曹操在洛陽相見,又建議曹操將漢獻帝迎接到許昌。董昭自此成為曹操的謀士。

初平三年(192年),袁紹在界橋迎戰公孫瓚;而鉅鹿太守李邵和郡中仕宦認為公孫瓚兵力強盛,都想要歸屬於他。於是袁紹讓董昭兼任鉅鹿太守。袁紹問:“妳用什麽辦法制禦他們?”董昭回答說:“憑我壹個人的微力,不能消彌眾人的預謀,我想假作應合同意的樣子,引誘他們說出實情,然後再根據具體情況臨時權變來制馭他們。計策只能臨時想出,現在沒法預先談論。”

當時鉅鹿郡裏的大姓人家孫伉等幾十人是主要的策劃者,鼓動官吏和百姓。董昭到了郡裏,偽造了壹份袁紹的檄文告訴全郡說:“得到賊人的偵察兵安平、張吉的口供,他們會來進攻鉅鹿,賊方原孝廉孫伉等人作為內應,此檄文傳到郡中,即將孫伉等逮捕軍法從事,只懲罰他們本人,妻兒不予連坐。”董昭依照檄文的控訴、命令,將孫伉等人立即斬首。全郡人驚惶恐慌,董昭挨個予以安慰,於是全都安定下來。事情結束後,董昭向袁紹匯報,袁紹十分贊許。

恰逢魏郡太守栗攀被士兵所害,袁紹就讓董昭兼任魏郡太守。當時全郡境內秩序大亂,賊人數以萬計,他們派使者相互往來,進行買賣貿易。董昭十分重視這種情況,找機會在他們中間進行離間,乘他們力量虛弱時發兵征討,打得賊方大敗。兩天內三傳捷報。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遠征烏桓,運糧困難,在董昭的建議下開鑿了平虜、泉州二渠入海通運,解決了運糧問題。曹操上表封董昭為千秋亭侯,轉拜司空軍祭酒。

太和六年(232年),董昭被正式任命為司徒,董昭上疏,陳述末流的弊病說:“凡是占有天下的人,沒有人不崇尚敦厚樸實忠誠守信的人士,而對那些虛偽不實的人深惡痛絕。近年的事例:魏諷在建安末年被誅殺,曹偉在黃初初年被斬首。我恭敬地註意到聖上前後所頒布的詔令,對浮華虛偽深惡痛絕,想要擊破不正當的結黨,常常使用切齒的言辭;然而那些執法的官吏都畏懼那些人的權勢,沒有人能對他們揭發糾查,這樣就使得對風俗的敗壞侵犯越來越嚴重。我看到當今少年不再以學問為作人的根本,轉而把四處交遊作為他們的職業;國中傑出的人士不把孝悌和清廉的修養當作首務,竟然把追逐權勢、惟利是圖當作第壹位的事情。他們群相糾結,合成團體,互相吹捧贊賞,以毀謗和貶低來懲罰和羞辱,以袒護贊譽為封爵賞賜,誰依附他們,他們就對誰贊嘆不已,誰不依附他們,就成了缺點和罪過。

聽說還有人讓家奴門客書記和有職位的家屬冒用他的名字,出入往來官府禁地,交換流通書信公文,偵探察問。所有這些事情,都是國法所不允許,刑罰所不能赦免的,即使是魏諷、曹偉的罪行,也不會超過這些了。”曹叡於是發出嚴厲的詔令,斥責、罷免了諸葛誕、鄧飏等人。

青龍四年(236年)五月乙卯(十三)日(7月4日),董昭去世,享年81歲,謚定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