簑
suō
<名n.>
(象形。從艹,衰聲。古文上象笠,中象人面,下象衰形。字亦作“蓑”。“蓑”是後起字。本義:雨具名。即蓑衣) 同本義 [straw or palm-back rain cape]
衰,草雨衣也。秦謂之萆。——《說文》。字亦作蓑。
何蓑何笠。——《詩·小雅·無羊》
橐車載蓑笠。——《儀禮·既夕禮》
被蓑以當鎧鑐。——《管子·禁藏》
地裏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春》
又如:蓑笠(蓑衣和鬥笠);蓑褐(蓑衣短褐。比喻衣著粗劣);蓑翁(穿蓑衣的老人。指漁翁)
蓑
suō
<動V.>
用草覆蓋;掩 [cover with straw]
仲幾之罪何?不蓑城也。——《公羊傳》
蓑衣
suōyī
[straw rain cape coat] 用棕櫚皮編成的雨衣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唐·張誌和《漁歌子》
五筆86&98:AYKE 倉頡:TYWV
筆順編號:1224125113534 四角號碼:44732 UniCode:CJK 統壹漢字 U+84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