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小兒咳嗽的中藥類
1.小兒止嗽金丹
成分為苦杏仁(炒)、膽南星、紫蘇子、焦檳榔、桔梗、玄參、麥冬、桑白皮、川貝、瓜蔞仁、知母、竹葉等。主治發熱、咳嗽痰黃,口幹舌燥、腹脹便秘。
每次1/2~1丸,每日2次。
2.蛇膽川貝散
成分為川貝、蛇膽汁。主治肺熱咳嗽、痰多。每次1/3~1/2支,每日2次。
3.急支糖漿
成分為金蕎麥、四季青、魚腥草、前胡等。主治急性支氣管炎、感冒後咳嗽、夜間陣發性咳嗽、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咯痰不爽引及其他呼吸系統疾病。
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
4.射麻口服液
成分為射幹、麻黃、杏仁、生石膏等。主治肺炎咳嗽、痰多、咽癢咳嗽等。每次5~10毫升,每日2次。?
5.小兒清肺化痰口服液
成分麻黃、 前胡 、黃芩、 紫蘇子、 石膏、 苦杏仁(去皮炒)、 葶藶子、 竹茹。主治小兒肺熱感冒引起的呼吸氣促、咳嗽痰喘、喉中作響。
口服,每日2~3次,用時搖勻。1歲以內每次3毫升,1~5每次10毫升,5歲以上每次15~20毫升。
6.兒童清肺口服液(兒科用藥)
成分為麻黃、苦杏仁(去皮炒)、石膏、甘草、桑白皮(蜜炙)、瓜萎皮、黃芩、板藍根、法半夏、浙貝母。主治面赤身熱、咳嗽、痰多、咽痛。
口服,每次20毫升,6歲以下每次10毫升,每日3次。
治療小兒咳嗽的中成藥品種繁多,組方變化多端,但是是組方中含有麻黃、生石膏、杏仁、甘草的中成藥,止咳化痰效果都是比較理想的。
這幾味藥是醫聖張仲景創制的千古名方--"麻杏石甘湯",許多兒科名醫都對該方情有獨鐘。因此,家長選擇止咳中成藥時,仔細看壹下藥物組成,不管組方多麽復雜,只要含有麻黃、生石膏、杏仁、甘草這4味藥,壹般都具有較好的止咳化痰功效。
治療小兒咳嗽的西藥類
1.福爾可定(福可)
具有止咳、鎮痛與鎮靜作用,常用於劇烈性幹咳。嬰幼兒在應用後,不會引起消化功能紊亂與便秘,服後偶有惡心、嗜睡現象。
此藥不宜久服,以防成癮,且必須密封避光貯存。
2.咳快好(苯丙哌林)
對刺激性幹咳療效頗佳,服後15~60分鐘生效,療效可維持4~7小時,常用於急性支氣管炎等。服用時用水吞下,切勿將藥片嚼碎,以免引起口腔麻木。
服後偶有頭暈、乏力、口幹、食欲不振及藥疹等反應,對過敏者禁用。
3.咳必清(維靜寧、噴托維林)
多用於上呼吸道炎癥引起的幹咳,對嬰幼兒的療效優於成人。服藥1次可維持療效4~6小時,但是對有痰的寶寶不宜使用。
4.復方咳必清糖水
因其中含有化痰的氯化銨成分,尤其適用於咳痰困難的寶寶,但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5.艾舒 (愈酚偽麻口服溶液)
該藥不僅具有排痰、止咳的雙重機制,還能解除由鼻塞流涕引起的鼻後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