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群戰術的初衷和運用
二戰時期,德國海軍將領卡爾?鄧尼茨從狼群覓食中得到啟發,首創了“狼群戰術”。在行動中,多艘潛艇遊弋海上,伺機而動。發現目標後,潛艇分隊避開護航戰艦的警戒,隱蔽潛入,占據有利位置,對目標進行集體圍獵。事後,潛艇分隊迅速下潛,悄然離開。這種戰術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潛艇的火力和裝備優勢。
德國潛艇運用“狼群戰術”,達到了鄧尼茨預想的戰略目標。1941年,盟國損失船只769.9 萬噸,超過美英所造新船數(718.2萬噸)。1942年,英國全年商船進口量下降到340萬噸以下,比1939年減少了1/3,對英國的生存構成了嚴重的威脅。當時,英國首相丘吉爾不得不承認:“二戰中唯壹令我感到不安的,就是德國的U型潛艇。”
戰略落後 認識不足
“狼群戰術”的破產,和德軍的裝備不足有著密切關系。在戰略上,英德兩國海上力量,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德國海軍明顯處於下風。1939年4月,德國海軍元帥的雷德爾承認:“德國要想和英國進行海戰,力量是絕對不夠的。”他甚至斷言:“德國艦隊除了戰鬥和光榮沈沒以外,不可能有別的作為。”在這種局面下,“狼群戰術”實際上是以弱敵強的不對稱作戰。
“狼群戰術”的成功,令丘吉爾感到不安。1940年末,他在預測來年局勢時說:“1941年的成敗在海上。”針對大西洋是“狼群戰術”的主戰場,英國成立了由首相、內閣成員、各部部長、海空軍將領以及技術精英組成的“大西洋戰役委員會”。對此,鄧尼茨在回憶錄中坦言:“即便是戰爭開始之後,也沒有將國家各個有關部門組成壹個有國家首腦領導的統壹的主管機構……看來我們對這場海戰的認識不足。”
技術革新 亡羊補牢
眾多新型裝備的出現,加速了“狼群戰術”的覆沒。1941初,英國研發出“馬克Ⅱ”空對艦雷達,波長1.5米,在457米到914米的高度上,能夠發現15公裏內上浮的德軍潛艇。英軍將“馬克Ⅱ”和“利”型探照燈相結合,使反潛巡邏機能夠全天候地執行任務。“狼群戰術”初現危機。
1942年8月,德軍破解了“馬克Ⅱ”的技術參數,研制了“梅克托斯”雷達告警接收機。它的作用距離是雷達探測距離的2倍。同時,德國潛艇加裝了高射武器。面對德軍的強勢反撲,英軍反潛效率開始下降,1943年3月,運輸商船有2/3被擊沈,德軍只損失了12艘潛艇。“狼群戰術”幾乎掐斷了英美之間的貿易聯系。
危急時刻,32架裝備最新10厘米波長“H2S”雷達的“威靈頓”轟炸機,及時投入反潛作戰。“H2S”的探測距離是“馬克Ⅱ”的4倍,其工作波段超過了“梅克托斯”的覆蓋範圍。此外,60架美制B-24“解放者”遠程轟炸機也加入到反潛機的陣容中,這種飛機能連續飛行18小時,在裝備雷達和深水炸彈之後,盟軍的反潛實力大增。
1943年夏季,盟軍有了規範的戰術。英軍7架反潛機並行向前,若發現潛艇,飛機在目標上空盤旋,聞訊趕來的水面艦艇,對德軍潛艇發起協同作戰。美軍反潛機還裝備了MK24聲輻射自動引導魚雷,這種線導魚雷能在水下對潛艇造成致命的打擊。顯然,新型裝備的出現,標誌著立體獵潛體系的建立,德軍潛艇的生存和活動空間大為縮減。
與此同時,盟軍不斷加強護航力度。1940年,英國以出租8個島及其島上軍事設施使用權99年的代價,換取了美國的50艘老式軍艦,用於大西洋航線的全線護航。1942年,英國海軍部設立了潛艇追蹤室和貿易規劃室,研判各類情報,設計可靠航線,以此規避德國“狼群戰術”的襲擊。1943年,按照C-3型標準貨船改建的美制博格級護航航母,投入到護航反潛行列。它的出現彌補了陸基飛機航程不足的缺陷,實現了反潛飛機對運輸船的全程護航。
在盟軍的立體獵潛體系的絞殺下,德軍潛艇取得的戰果急劇下降,自身戰損卻顯著上升。1943年5月,德軍潛艇和運輸船的損失比由初期的1:10萬噸降到當時的1:0.64萬噸。1943年5月到7月,德軍損失潛艇數量達到89艘,而1942年德軍全年損失的潛艇數量是87艘。鄧尼茲在日記中無奈地承認:“到目前為止,我們的損失已經到了無法容忍的地步。”
在歐洲大陸,英美戰略轟炸對德國的軍事工業造成了嚴重的影響。1940年5月15日到1945年4月16日,英美出動了400萬架次飛機,以損失1%的代價,對納粹德國控制的歐洲進行了轟炸,投彈270萬噸,造成德國的戰爭機器嚴重失血,潛艇制造工業遭到破壞,潛艇補充難以為繼。
最後,盟軍破譯了德軍密碼,加速了“狼群戰術”的失敗。二戰時期,德軍普遍采用恩尼格瑪密碼機對無線電進行加密。恩尼格瑪密碼機通過三個26個字母組成的轉子,對無線電進行加密。經過加密,情報有1億億種編組可能。
英國情報機構壹方面在技術層面進行破解,在波蘭的法國專家的協助下,研制出“英國炸彈”解密機,以機器解密對抗機器加密。另壹方面英軍註重收集密碼情報。1941年,英軍在被俘的德國潛艇上繳獲了密碼本,經過分析破譯了恩尼格瑪密碼機的秘密。沒有了情報加密的潛艇無處遁形,威力頓減。
二戰初期,鄧尼茨的“狼群戰術”與古德裏安的“閃電戰”並稱為納粹德軍的海陸兩大“法寶”。“狼群戰術”持續了5年8個月,在機載雷達的探測下,德軍潛艇完全喪失了戰鬥能力,鄧尼茨認為除非潛艇技術有重大改進,否則“狼群戰術”無法繼續使用。他坦承:“在大西洋戰役中我們戰敗了。”
德軍投入1160艘潛艇,其中損失780艘,占67.24%,損失水兵3.2萬人。1945年5月,鄧尼茨宣布德軍投降後,水兵自發執行“彩虹行動”,224艘潛艇被鑿沈,還有156艘潛艇移交給了盟軍。“狼群戰術”最終走向了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