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樂毅伐齊

樂毅伐齊

齊王伐功矜能,謀不逮下,廢黜賢良 ,信任諂諛,政令戾虐,百姓怨懟。今軍皆破王,若因而乘之,其民必叛,禍亂內作,則齊可圖也。

齊王滅掉宋國後非常驕橫,便向南入侵楚國,向西攻打趙、魏、韓諸國,想要吞並東西二周,自立為天子。大臣孤咺義正詞嚴地勸諫他,在檀臺大路上被斬首,陳舉直言不諱地勸止,在東門被殺死。

燕昭王卻日夜安撫教導百姓,使燕國更加富足。於是他與樂毅商議進攻齊國。樂毅說:“齊國稱霸以來,迄今仍有余威,地廣人多,我們獨立攻打是不大容易的。大王非要討伐它的話,不如聯合趙、楚、魏三國。”燕王便派樂毅約好趙國,另派使者聯系楚國、魏國,再讓趙國用討伐齊國的好處引誘秦國。各國都對齊王的驕橫暴虐不滿,爭相贊成參加燕國的攻齊計劃。

? 次年,燕昭王調動全國兵力,以樂毅為將軍,率軍伐齊。秦國尉斯離也率軍隊與韓、趙、魏聯軍也前來與樂毅會合。趙王把相國大印授給樂毅,樂毅統壹指揮秦、魏、韓、趙大軍發動進攻。齊王集中全部人力進行抵禦,雙方在濟水西岸大戰。齊國軍隊大敗,樂毅便退回秦國、韓國軍隊,令魏國軍隊分兵進攻宋國舊地,部署趙國軍隊去收復河間地區。自己率領燕軍,由北長驅直入齊國。劇辛勸說道:“齊國大,燕國小,依靠各國的幫助我們才能大敗齊軍,應該及時的攻取邊境城市充實燕國領土,這才是長久的利益。現在大軍過城不攻,壹味深入,既無損於齊國又無益於燕國,只能結下深怨,日後必定要後悔。”樂毅說:“齊王好大喜功,剛愎自用,遇事不和大臣商議,又罷黜賢良人士,專門信任諂諛小人,政令貪虐暴戾,百姓十分怨憤。現在齊國軍隊已潰不成軍,如果我們乘勝追擊,齊國百姓必然反叛,內部發生動亂,齊國就可以吞並了。如果現在不抓住機會,等到齊王痛改前非,體貼臣下而撫恤百姓,我們再想圖齊國的土地就難了。”於是下令進軍深入齊國。齊國果然大亂,齊王逃離都城,樂毅率軍進入齊都臨淄,搜刮寶物和祭祀重器運回燕國。燕王親自到濟水上遊去慰勞軍隊,頒行獎賞,犒勞將士,燕王封樂毅為昌國軍,讓他留在齊國繼續攻打未攻克的城市。

? 齊王出逃至衛國,衛國國君讓出宮殿給他居住,向他稱臣並供給日常用度。齊王卻依舊傲慢不遜,衛國人氣憤地要收拾他。齊王又出奔到鄒、魯國,但依舊不能放下架子;鄒、魯兩國閉門不納,齊王又出奔至莒國。楚國派淖齒率軍前來救援齊王,被任命為齊相。淖齒卻想與燕國瓜分齊國,於是抓住齊王數說他的罪過:“千乘、博昌之間方圓幾百裏地,天降下血雨浸濕了衣服,齊王妳知道這件事嗎?”齊王回答:“知道。”“嬴、博之間的土地崩塌,泉水上湧,妳知道嗎?”齊王回答:“知道。”“有人堵著宮門哭泣卻不見人影,離開時又聲響可聞,妳知道嗎?”齊王回答:“知道。”淖齒說:“天降血雨,是上天警告妳;地崩泉湧,是大地警告妳;人堵著宮門哭,是人在警告妳。天、地、人都警告了妳,而妳卻不知悔改,妳還能不死嗎!”於是在鼓裏這個地方將齊王處死。

? 樂毅聽說晝邑人王蠋很賢良,下令把晝邑包圍,三十裏內不許人出入,又派人請王蠋,王蠋辭謝不去。燕國人威脅道:“妳要是不出來,我們就在晝邑屠城!”王蠋嘆息說:“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國破君亡,我既沒有能力保全國家,連自己也成為被燕人威逼的人質,與其茍且偷生,不如壹死了之!”於是把脖子系在樹枝上,縱身壹躍,自盡而死。燕國軍隊乘勝長驅直入,齊國大小城市望風崩潰。樂毅整肅燕軍紀律,禁止侵掠,尋訪齊國的隱士高人,致以榮譽禮待。還放寬人民賦稅,革除苛刻的法令,恢復齊國舊的良好傳統,齊國人民都十分喜悅。樂毅於是調左軍在膠東東萊渡過膠水;前軍沿泰山腳下向東到達渤海,進攻瑯邪;右軍循著黃淄,鎮守齊國國都。他還親至城郊祭祀齊桓公、管仲,表彰齊國的賢良人才,賜封修治王蠋的陵墓。經過收斂人心,齊國人接收燕國所封君號。領取俸祿的有二十余人;接收燕國爵位的有壹百多人。六個月之內,燕國攻下齊國七十余座城,都設立郡縣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