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三個面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三個面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三個面向: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介紹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淵源於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於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反映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對經濟和政治的發展起巨大促進作用。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著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的壹代又壹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

二、 基本方針

1、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

2、堅持“雙百”方針,即“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3、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不斷推進文化創新。

4、堅持立足當代又繼承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立足本國又充分吸收世界優秀文化成果。

5、堅持壹手抓繁榮,壹手抓管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意義

壹、為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

文化對現代化建設的巨大作用,表現它能夠提高勞動者的思想道德素質,激發勞動者的生產熱情,從而為物質文明建設提供精神動力。

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建設,特別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覺悟,可以激發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勞動熱情和創造精神,形成推動物質文明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

二、為現代化事業提供智力支持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能夠提高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開發人的智力資源。先進的教育、科學、文化,給人以知識武器,成為壹種智慧的力量,推動人們有效地建設現代化事業。社會主義要創造比資本主義更高的勞動生產率,就要有科學文化的高度發展。

三、保證現代化建設朝著正確方向發展

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作為正確的思想價值導向,從思想上保證現代化建設沿著正確方向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為建設現代化事業創造安定的社會環境。

歷史經驗證明:“沒有壹個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就不能安下心來搞建設。在創造安定的社會環境方面,文化具有不容忽視、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