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意思是:比喻熱心工作,因公忘私。
拼音sān guò jiā mén ér bù rù。
釋義三次經過家門口,而不進入。這是大禹治水中發生的故事。為了治水,大禹曾三過家門而不入,被傳為美談,仍為人們所傳頌。
寓意倡導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精神,責任心與獻身精神。在當今激烈的競爭中,人們要學習古人的獻身精神與主人翁的責任心態。
出處《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八年於外,三過家門而不入。
近義詞三過其門而不入。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指大公無私。
示例陶鑄《崇高的理想》:如眾所周知的,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過家門而不入。
三過家門而不入造句
1、左學金說,第三就是回家的原因是什麽。歷史上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如果是因公忘私不能回家,法律就不應該譴責。
2、上古時代的治水英雄,三過家門而不入。疏江導河,地平天成,蔭護華夏兒女安居百世,壹直受到後人的敬仰和愛戴。
3、每每想到這裏,楊墨不禁有了壹種昔日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悲涼感。
4、如果壹個幹部三過家門而不入,人們會贊揚這個人因公忘私,無私奉獻,會認為他品德高尚,是大家學習的榜樣。
5、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為了紀念夏禹治水功績,曾在此先後建了夏禹祠、塗後祠,並塑有夏禹和塗後的塑像,立有禹王治水碑,以為紀念。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三過家門而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