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漫揾英雄淚”這壹出自哪裏?

“漫揾英雄淚”這壹出自哪裏?

出處:這首曲子出自清代戲曲《魯智深醉鬧五臺山》(又叫《山門》、《醉打山門》),該戲見於邱圓《虎囊彈》壹劇中,收入《綴白裘》集子,也見於《忠義璇圖》,作者清代邱圓的《寄生草·漫揾英雄淚》。

原文:”漫搵英雄淚,相離處士家。謝慈悲,剃度在蓮臺下。沒緣法,轉眼分離乍。赤條條,來去無牽掛。那裏討,煙蓑雨笠卷單行?壹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

註釋:

(1)“漫揾”二句:指魯智深英雄末路,轉徙避禍。漫,聊、且的意思。揾,揩拭。處士,古時稱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這裏指智真長老的兄弟七寶村的趙員外。魯智深先避難於七寶村,受趙員外厚待,後因走漏風聲,趙員外又將他轉移至五臺山。

(2)剃度:佛教把落發為僧說作是超度苦難,所以叫剃度。蓮臺,寺廟中佛像多塑作坐於蓮花座臺之上。

(3)緣法:佛教稱遇到能隨緣指引入法門者為有緣法。

(4)乍:突然。

(5)“赤條條”兩句:佛教用以說不受身外之累。

(6)“那裏討”幾句:意思是:“獨自雲遊四方,任憑我自由自在,化緣度日,這樣的生活向哪裏去討呢?”是自得其樂的意思。

擴展資料

寶釵生日,賈母叫她點戲,她點了壹出《魯智深醉鬧五臺山》(又叫《山門》、《醉打山門》),並向寶玉推薦其中這壹支“寄生草”曲子。寶玉聽了,喜得拍膝叫絕。

這出戲見於《虎囊彈》壹劇中,收入《綴白裘》集子,也見於《忠義璇圖》,演的是《水滸》中魯智深打死惡霸鄭屠後,為避禍在五臺山為僧,因醉酒打壞寺院和僧人,被他的師父智真長老遣送往別處的故事。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寄生草·漫揾英雄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