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工程造價最容易被淘汰的是壹個只會算量、套價的造價人,其他能力毫無,到了35歲,他才會真正的發生35歲危機。
清單缺項、組價毫無章法,不清楚現場工藝流程,看不懂合同和結算原則,不是被懂行的人碾壓,就是被新手造價員迎頭趕上,沒有壹定的基礎。
而無論是咨詢公司,施工單位還是建設單位,需要的高端人才都是復合型人才,35歲僅僅是起步。35歲以下,除了年輕是優點,其他各方面都還需錘煉,能夠真正獨當壹面的幾乎就是鳳毛麟角。
造價行業職場註意事項
35歲“危機”的造價人,不要太在意眼前的低工資,也不要去攀比為什麽新來的比妳的工資高而使自己的心境發生變化,最終對工作失去激情。
只要用心把自己打磨成復合型人才,具備不可替代的職場競爭力,具備擡腳就走的能力,工資翻倍甚至翻數倍,不是不可能。只要能把心沈下來,那些“50歲危機”“45歲危機”甚至“35歲危機”於而言,壓根兒就不會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