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的意思如下:
世間的人和事更替變化,暑往寒來,時間流逝,形成了從古到今的歷史。江山各處保留的名勝古跡,而今我們又可以登攀親臨。
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
孟浩然生於盛唐,早年有誌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遊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壹座傾服,為之擱筆。
開元二十五年(737)張九齡招致幕府,後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
孟浩然的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後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壹山水詩人王維並稱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
詩歌成就:
盛唐時期形成的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詩歌流派,又稱田園詩派,後人為了突出兩人對田園詩派的突出作用也稱為:“王孟詩派”。該派有陶淵明、“二謝”(謝靈運、謝朓)詩之長,以山水田園風光和隱逸生活為主要題材,風格沖淡自然。
孟浩然的詩已擺脫了初唐應制詠物的狹隘境界,更多地抒發了個人懷抱,給開元詩壇帶來了新鮮氣息,並博得時人的傾慕。孟浩然是唐代第壹個創作山水詩的詩人,是王維的先行者。他的旅遊詩描寫逼真,《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寫得氣勢磅礴,格調渾成。
孟浩然的壹生經歷比較簡單,他詩歌創作的題材也比較單壹。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但是更多的是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
孟詩不事雕飾,佇興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於寒儉枯瘠。他善於發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會心,寫出壹時真切的感受。如《秋登萬山寄張五》《夏日南亭懷辛大》《過故人莊》《春曉》《宿建德江》《夜歸鹿門歌》等篇,自然渾成,而意境清迥,韻致流溢。
在孟浩然這裏,山水詩中的形象,已不再是山水原形的描摹,也不是在其中簡單地加入了自己的情感,而是采用了表現手法。
將山水形象的刻劃與自己的思想感情及性情氣質的展現合而為壹,因而使其山水詩中形象的刻畫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其山水詩中的形象提升為藝術形象的壹種高級形態亦即‘意象’。可以說在孟浩然之前,還沒有哪位詩人在山水詩中如此深深地打上作者本人性情氣質的個性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