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80年代藝術風格

80年代藝術風格

80年代的藝術風格是波普藝術。

波普藝術盛行的八十年代,時尚和藝術再也沒有二三十年代高不可攀的地位,亦沒有四五十年代精致典雅的形式,殿堂級的時尚和藝術精神內核和表現形式從嬉皮士運動開始走下神壇,到了八十年代完全被土崩瓦解、扁平化處理和批量化生產,取而代之的是普民時尚,普民沈溺在浩瀚的快餐文化帶來滿足和歡愉中,同時又引領新的時代潮流。

波普藝術是流行的快餐式的大眾文化,英國畫家理查德·漢密爾頓總結為:波普藝術面向普羅大眾設計的短期商業藝術方案,是廉價的、流行的且轉瞬即逝,可隨意消耗的、可批量生產的,主要客戶群體是年輕壹代。風格可以是詼諧風趣的、性感的、惡搞的、魅惑人的等多變的。

波普藝術的起源

壹般認為,波普藝術是從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開始的,首先在英國由壹群自稱“獨立團體”的藝術家、批評家和建築師創建,其中包括藝術家愛德華多·保羅茲、理查德·漢密爾頓、建築師艾莉森·史密森和彼得·史密森,以及批評家勞倫斯·阿洛維和雷內爾·班海姆。他們對於新興的都市大眾文化十分感興趣,喜歡用大眾消費品進行創作。

1956年,獨立團體舉行了畫展“這就是明日”,其中展出了理查德·漢密爾頓的拼貼畫《究竟是什麽使今日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吸引力》,畫面中的棒棒糖上印著“POP”壹詞。該詞來自於英文的“Popular”,在漢語中壹般地音譯為“波普”。該畫作被認為是波普藝術的第壹件標誌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