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是壹個網絡流行詞語,意思是沒眼力見,不會按照當時的氣氛說話和做出合適的反應。
KY來源於日語的“空_が_めない(發音kuuki ga yomenai 直譯為‘不會讀取氣氛’)”,K是空_第壹個字母,Y是_め第壹個字母,意思是沒眼力見、不會按照當時的氣氛和對方的臉色做出合適的反應。這個詞廣泛用於視頻網站、微博等社交平臺。
KY的作用是表達自己對發言者的反擊和不滿之感。
擴展資料
KY詞語的發展如下:
1、KY最開始被中學生使用,後來很快就流行起來了。發展到後來,就出現了KY式日語。
2、在日本,專門出現了相關的字典表示KY這個詞的意思(如北原保雄編著的《KY式日語》收集了流行的羅馬字略語)。
3、該詞真正的在國內走紅則是要起源於B站的彈幕,且流行語飯圈之中。當電視正播放著自己喜歡的熒幕cp的恩愛場面時,某些人卻在彈幕刷當事人與其他人的組合cp時,大家會說這個人的發言很ky,從而紛紛表示 “拒絕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