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個母親,從胚胎發育到分娩都會面臨著方方面面的挑戰,為了確保孕產婦及胎兒安全,我們壹定要在孕前準備時對此了解,孕期有哪些疾病會對二者產生不良影響呢?畢竟生命的孕育是“壹次成型”,不可“推倒重來”。
什麽是高危妊娠?都有哪些疾病?高危妊娠是指育齡婦女將在孕期發生足以影響母體和胎兒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妊娠並發癥,統稱高危妊娠。
高危妊娠主要疾病有: 高齡初產婦、妊娠高血壓、糖尿病、貧血、營養不良、心力衰竭、甲狀腺功能紊亂、哮喘、膽汁淤積綜合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風疹病毒及弓形蟲)等。
那麽孕期有哪些常見病容易在孕期加重呢?高血壓:
又稱妊娠期高血壓,這是孕期最常見合並癥,也是危及胎兒及孕婦生命的疾病。這也是產科最為關註的妊娠合並癥。
妊娠高血壓可能是有家族史,也可能是因肥胖、高血脂造成,也可能是妊娠過度營養造成,當然,也有可能是妊娠焦慮、精神情緒影響。
妊娠期本來機體就處於壹種高凝狀態,當孕期血壓高、高度浮腫和大量蛋白尿時,將會誘發子癇前期的風險,孕期會出現高血壓危象,甚至抽風,顱內出血。而孕婦壹旦發生子癇最直接危害就是胎兒,造成胎兒宮內缺氧,發生宮內窘迫,危及生命。
因此,當育齡婦女有家族高血壓史、或者自己有高血壓、高血脂史,在整個孕期都要及時與產科醫生聯系,密切檢測血壓動態,以便醫生會及時幹預和妥善處理。使血壓穩定在安全水平,避免子癇發生。
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目前也是妊娠合並癥危害最大的疾病。據統計,目前妊娠糖尿病的發辨率已經超過了妊娠高血壓,平均發辨率高達15%-20%。
主要發病原因除了糖尿病家族史、既往史外,個人孕期的高熱量、高碳水化合物飲食有關,比如大量水果、飲料食入。
妊娠期,孕婦內分泌系統發生極大變化,同時,胰島素功能紊亂,血糖高且不穩定,以致引起血液高凝,高血壓、引發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代謝性酸中毒,這對胎兒的影響自然非常大,使得胎兒長成巨大兒,呼吸窘迫、引起胎兒發育異常,甚至腦損傷等。
妊娠期貧血:
在過去,由於營養不良導致的妊娠期貧血的發病率占據首位,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提高,加之對優生優育的重視,在家庭備孕期間,都十分重視營養。因此,目前妊娠期貧血發病率已經有所下降。
但是,貧血給孩子帶來的危害是遠期而危害極大的,比如早產、低出生體重,導致胎兒神經管發育及大腦海馬區畸形,孩子出生以後,聽覺、識別能力、學習記憶力都有不同程度影響。因此,我國對消除孕產婦貧血仍然非常重視。
妊娠貧血的原因主要營養不良、缺鐵、葉酸及維生素B12代謝障礙等。
因此,現在家庭備孕期間,要在孕前及孕後3個月,開始口服葉酸片。同時,孕期加強營養,均衡飲食,吃動物肝臟、蔬菜水果。
其它疾病:
比如便秘引起內外痔,孕期由於靜脈回流受阻,很容易便秘,同時出現內外痔。嚴重的會大量出血。
妊娠期便秘發生率也是非常高的,雖然此病暫時或壹般不危及生命,但是,隨著妊娠後期,此病會越來越嚴重,而且影響孕期休息,擾亂孕婦生活、情緒及內分泌功能。因此,在這裏我們多說點。
妊娠期便秘的原因主要與內分泌有關,孕激素、生長抑素分泌過多,而胃泌素分泌減少,導致結腸吸收、重吸收延遲。
同時,由於子宮不斷增大,使得胃腸道被擠壓,功能紊亂,腸道蠕動被迫降低,加之,結腸水分被重吸收。因此,就會引起便秘,加之,直腸周圍血管非常豐富,長期的靜脈循環受阻,引起靜脈曲張,形成痔瘡也是自然的。
那麽孕期便秘及痔瘡如何處理呢?
首先就是要註意膳食纖維的攝入及充足飲水,膳食纖維中以綠葉蔬菜為主,每日刻意的補充,另外每日飲水不少於1500-2000ml。
每日餐飲以後要適當運動,慢走及按摩腹部,促進腸蠕動,同時,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規律的、定時排便,尤其清晨起來和餐後2小時。千萬不要因為沒有便意就不去衛生間。
如果便秘十分嚴重,可以在醫生建議下,食用溶積性導瀉如小麥纖維素顆粒及乳果糖口服。
綜上所述,孕期對疾病的預防是大事,引起孕期的疾病或加重的因素也非常多,但主要是這幾類疾病。育齡婦女及家庭在備孕前,需要對這些疾病有所了解,還是預防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