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濕地公園的早期雛形:是否真的存在?談先秦人民建造園林的智慧

濕地公園的早期雛形:是否真的存在?談先秦人民建造園林的智慧

桃花源的故事,相信我們每個人都不陌生。 人們口口相傳這片傳說中世外桃源的美麗 ,樹木成蔭,村舍繁榮,身處雞鳴犬吠之間,心在縹緲雲霧之上。這樣壹個能夠使得來者流連忘返的絕美幻境,千百年來,都成為了無數文人墨客夢寐以求的歸宿。然而,就像是最後返回尋找的武陵漁人壹樣,大多數人終其壹生, 也未能窺探過桃花源這片世外桃源壹眼

那麽,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

陶淵明筆下的水源盡頭的夢裏之鄉也許是其虛構,但是, 在遙遠的先秦時代,我們的祖先就發現了壹處天造地設的"世外桃源"——濕地 。這裏水源豐富、土壤肥沃,適於耕種;花草葳蕤,飛鳥繁多,仿若壹座動植物的天然博物館。先秦時的華夏人民驚訝地發現,在海水低潮後留下的淺淺沼澤水域中, 蘊含著能夠防範洪水災害、抵禦惡劣天氣的神秘力量。

這份來自自然的饋贈,被勤勞勇敢的先祖們充分利用了起來:依靠著濕地,琳瑯的宮殿回廊拔地而起,奇珍異獸快活奔跑在繁盛的樹林之中。 現如今國家多次強調的"以生態建設為核心" ,竟在遙遠的先秦,就已經被統治者們奉為圭臬,成為了繁榮華夏民族的不二秘法。

可以說,濕地可謂是中華文明的搖籃與文明的發源地。而今天,就讓我們穿越 歷史 ,成為文明演變的見證者,再次目睹,這場自然與人文的和諧***處。

1.中國最早起濕地的記載

翻開黃河兩岸肥沃土地之上的濕潤厚土, 仰韶和馬家窯文化 留下的關於濕地的記錄痕跡展現眼前。千百年前,這裏曾經是壹片滿是稻谷植物的肥沃沼澤。河南澠池的仰韶土著們,在溫熱潮濕的土壤中,輕輕播種下我國漫長農耕史上的第壹株秧苗。又在緩緩流動的淺水中,捕捉到了魚蝦等天然野物。 那時的先民們雖然還並不懂得濕地的形成原理,但卻已經學會了對其進行開發與利用。 並且,懷著壹份圖騰崇拜的心情,先秦的祖輩們將濕地中所見到的蟲鳥魚禾刻畫成形,與人類的形象相結合,在彩陶瓷器上描繪出了壹幅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卷,也開啟了中華民族與濕地的不解之緣。

2.殷商時期濕地的記載

依靠著濕地耕種生活的人們,久而久之,也在其周圍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國家。 河南省安陽市,這裏曾經是商王朝的都城之壹,也是曾經重要的濕地所在地。

根據科學家對動物群資料的分析,以及殷商余留下的甲骨文記載,在當時,就算妳只是壹個殷商的普通百姓,走在都城之外, 就能夠在多水濕潤、樹木茂盛的濕地中,見到水牛、麋鹿、獐子等小動物的身影 。除此之外,蔔辭中也十分詳細描述了每次人們圍獵獲得的濕地動物的 數量,僅僅在乙未二月這壹月之內,就能夠輕松狩獵到成百上千只麋鹿。

豐富的濕地資源,不僅為處在中原的殷商提供了優渥的物質基礎,也使得其文化發展成為可能。因為廣泛地圍地耕種與漁獵, 蔔辭中第壹次出現了"圃"和"囿"這樣的象形文字,這樣的字眼第壹次正式出現,也是在蔔辭之中。

3.詩經記載下的濕地

倘若說,蔔辭是殷商時期最重要的記載,那麽 從西周到春秋戰國的記錄,最為準確的就是經由孔夫子篩選整改後整理而成的《詩經》了。 作為記錄百姓生活以及地方風物的最重要史料,不論是《國風》中的"所謂伊人,在水壹方",還是《小雅》中的"魚在在藻,依於其蒲",都提到了濕地美麗獨特的風貌。

在三百零五篇的詩中,光是寫水流湖泊的內容,就有高達七十余篇。 什麽地方有什麽樣的泉眼山澗,什麽樣的河流裏蹦跳而出的有什麽樣的魚,恐怕按照現在來看,就活脫脫是壹本 旅遊 手冊,將所有濕地地貌以及其中生物的特色都描寫的壹清二楚。光是看著,就能讓人聯想到那片水光瀲灩的好風光。

關於濕地周圍花草樹木,以及飛鳥蟲魚的記錄,似乎已經十分詳細。 不少人也許會好奇:難道我們的先秦祖輩,就只知道吃吃吃, 濕地這樣好的自然環境,放到今天,不早就被地產開發商用來建造花園洋房,再標壹個天然氧吧的稱號?

聰明的先秦人自然也是註意到了這壹點。 大名鼎鼎的《考工典》壹書中就寫到,那時皇家的圍獵牧場,以及遊園池塘和靈渠,都是依靠著濕地而建。 古人在生產活動上對濕地的利用,可以說是放到今天,也令人驚嘆不已的。

1.園林選擇的科學

先秦國家諸多,然而簡單翻閱史料,不難發現,這些 國家都城的選址都會有壹個***同點,那就是壹定要依山傍水而建,遠郊的濕地與沼澤更是被各國君主視為寶貝,圍繞其建造的"圃"與"囿",就是壹國重要的資源依仗。

試想壹下, 春秋時期,各國商人聚集壹處,紛紛介紹自己國家的雄厚實力 ,壹定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鄭國人最先站起身來吹噓都城新鄭外的原圃中野物數不勝數,就算每個國家的人都牽走壹頭鹿也能夠滿足。秦國商人則是自豪談論都城雍城郊外的具囿,是如何國家大旱也依舊不幹涸,能夠源源不斷為百姓提供水源,這難道不是如有神助?

來自魯國的遊商也是不甘示弱,高談起曲阜郊外的郎囿、蛇淵囿舉行演武和行文活動時的場景,引得眾人紛紛贊嘆。 楚國來的商人則是從容不迫,緩緩道來雲夢澤的風景如何美麗,宛如天上人間的自然之境引得眾人羨慕不已。

這些商人所談論的苑囿,正是濕地! 春秋時期諸國建都大都經過深思熟慮,而幾乎每壹位君王都會選擇將城池園林依靠苑囿而建,由此可見,濕地對於皇家園林的選擇,有著何等重要的影響。

2.園林的設計

園林的設計,開創者的影響至關重要。 然而作為 第壹座文獻記載的園林,沙丘苑 的名號卻不是十分"光彩"——因為建造它的人,正是臭名昭著的暴君帝紂。作為鹿臺和巨橋宮苑區中的最大宮苑,依水而建的沙丘苑設計深受紂王的重視。高臺與瓊樓自然是必不可少,亭臺樓宇間的珍禽異獸也要豢養在水池中央,依靠農業中心的黃河流域,沙丘苑中的美酒佳肴自然是取之無盡,用之不竭了,可見後人所說的"酒池肉林",也並不是故意誇大。

這樣的揮霍自然是引發了無數人的反抗與不滿。 等到攻破都城的武王來到位於鹿臺和巨橋的宮苑區,他驚呆了 :原來商朝揮霍多年依然實力雄壯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壹片生機勃勃、宛若寶庫的巨大濕地區!期間自然生長的翠竹數不勝數,足以夠子孫萬代砍伐使用,武王當時自然大喜,當即以此為衛國的都城。

除了沙丘苑, 雲夢澤 作為楚國最大的沼澤 ,就如同壹顆翠綠的寶石般鑲嵌於章華臺畔 ,其中風景樣貌,自然優雅,小獸繁多,花草葳蕤,說是真正的人間瑤池也不過分。

若說濕地如此重要,那麽就沒有壹部書籍來詳細記載濕地以及園林嗎?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大名鼎鼎的 《水經註》 ,就是酈道元走南闖北,翻閱了大量史書資料後,總結出來的重要的 歷史 著作。無數次挑燈夜讀後,酈道元以自己親自走過的河流為線索,記錄了沿途所搜集到的諸多園林資料,親手繪制了先秦園林和濕地的圖象。

不僅如此,細心的他還詳細標註了濕地的特征特點、資源價值、農業價值、生態作用和先秦時候人們對其的諸多利用與開發。 可以說,在當時,這壹本《水經註》就是壹本相近的濕地百科全書,只要加以閱讀,就可以將全國範圍內較為主要的濕地以及園林的內容全部了解,並且還能夠對先秦以來,人們對於濕地的改造與利用有著壹定的掌握。

濕地,作為天賜的瑰寶,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被聰明勤勞的炎黃子孫發現並加以利用 ,在其基礎上創造出了無數美輪美奐的皇家園林,並且將濕地得天獨厚的優勢利用起來,加以改造,創造出更多的價值。可以說, 濕地的利用與開發,就是中華人民千百年來合理利用與改造自然的最完美詮釋。

然而在如今,高速的經濟與 社會 發展卻使得人與自然之間出現了微妙的"失衡"。 孕育了我國傳統文化的濕地,面積也在逐年萎縮。這個時候,我們更需要重新回顧祖先們留下的諄諄教誨,以 合理地方式改造自然 ,不必如此急功近利,也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夠讓濕地,這個民族文化的搖籃,得以長存下來,造福子孫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