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類傳染病***有二十七種,具體如下:
壹、乙類傳染病之壹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
二、乙類傳染病之二
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痘、細菌性癡疾和阿米巴癡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
三、乙類傳染病之三
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
四、乙類傳染病的級別
乙類傳染病屬於中等危害級別的傳染病,對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嚴重危害,可能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需要采取嚴格管理措施降低發病率,減少危害。
”乙類甲管“傳染病與“乙類乙管”傳染病防控措施的不同
壹、報告時限方面
對於“乙類甲管”傳染病,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疫情報告人應在發現後2小時內進行網絡報告;對“乙類乙管”傳染病,應於24小時內進行網絡報告。
二、隔離措施方面
“乙類甲管”傳染病對疑似病人以及病人、病原攜帶者進行隔離治療,對疑似病人以及病人、病原攜帶者的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乙類乙管”傳染病根據病情需采取必要的治療和控制傳播措施。
三、區域管理方面
對已經發生甲類(包括“乙類甲管”)傳染病病例的場所或者該場所內的特定區域的人員,可以采取隔離措施;對於甲、乙類傳染病發生暴發流行時,可以采取限制聚集性活動、停工、停業、停課、封鎖疫區等緊急措施。
四、交通衛生檢疫方面
發生甲類(包括“乙類甲管”)傳染病時,可以實施交通衛生檢疫;“乙類乙管”傳染病不實施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