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宗教和學術意義上的“九流”是對中國古代九個學術流派的統稱:
1、儒家:仁義禮智信,提倡仁政,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2、道家:大道無為,代表人物是老子、莊子、列子
3、墨家:兼愛和非攻,代表人物是墨子、孟勝
4、法家:倡法制,代表人物是管仲、韓非子、李斯、李悝、商鞅、申不害
5、名家:擅長論辯,代表人物是鄧析、宋钘、惠施
6、雜家:顧名思義,取諸子百家,多有涉獵。代表人物是呂不韋、淮南王劉安
7、農家:以神農為祖師,勸耕桑,足衣食,代表人物是許行
8、縱橫家:或連橫或合縱,縱橫捭闔,代表人物是張儀、公孫衍、蘇秦
9、陰陽家:陰陽五行,代表人物是鄒衍
二、“九流”也是中國古時社會人群劃分方法,和社會階層的高低貴賤聯系起來,可細分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
1、上九流:官、士、農、工、商,屬於有正兒八經職業的、人數最多的階層。
2、中九流:有壹技之長的階層,比如醫生、相命、丹青、琴棋等等。
3、下九流:不耕不織、無功名、坑蒙拐騙、被人看不起的階層,也就是底層服務性行業,比如:師爺、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時妖(巫婆及拐騙)、盜、竊、娼。
擴展資料:
“三教九流”的原本意思與現實含義:
“三教九流,魚龍混雜”指的是什麽人都有,往往是個貶義詞,但其實,“三教九流”原本是壹個中性詞,指的是宗教和學術的不同流派。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民間傳說的加工、文學作品的演義等,它逐漸成為壹個貶義詞,其意義就是:人有高低貴賤之分,工作也分高低貴。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逐漸轉變觀念,也倡導人人平等,職業無高低貴賤之分,只要合乎法律規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不過,倡導是壹回事,真正做到又是壹回事,要真尊重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比如城市裏的農民工、環衛工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