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奶奶送陽光》是鄂教版壹年級上冊中的壹篇滿載著濃濃的親情的課文?金色的陽光灑滿庭院,溫暖極了。我在此整理了壹年級語文書《給奶奶送陽光》,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壹年級語文書《給奶奶送陽光》奶奶的腿不好,
不能出門曬太陽。
有壹天我去玩,
金色的陽光灑滿天地間。
我趕緊兜起裙子,
把陽光包在裏面。
?奶奶,我給妳送陽光來了!?
我高興地喊叫著,
跑到奶奶身邊,
輕輕地展開裙子,
可是陽光不見了?
奶奶摸著我的頭:
?小寶貝,我曬到陽光了?
妳不就是我家的壹顆小太陽嗎
壹年級語文書《給奶奶送陽光》教學設計[教學內容]
金色的陽光灑滿庭院,溫暖極了。此時,可愛的文文想到了腿腳不方便的奶奶,她立刻用自己的裙子兜起陽光,趕快送到奶奶跟前,沒想到打開裙子,?陽光卻不見了,文文傷心地哭了。《給奶奶送陽光》這篇課文表現了祖孫之間的親情,內容雖簡單,但情感橫生,意蘊深長,是壹篇人文意義很強的教材。
[教學目標]
1.學會?有、文、包、我、高、興、貝?七個生字,會認?奶、送、曬、外、灑、院、您、淚、寶?九個字。認識新筆畫?\?(斜鉤)。
2.朗讀課文。
3.通過學習課文,體會文中濃濃的親情,懂得關心長輩,學會體貼長輩。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
2.朗讀課文。
[設計理念]
1.?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在課堂上努力讓學生敢提問,愛提問,體現?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課堂教學策略,張揚學生個性,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更為自由、舒展的平臺。
2.在教學中,努力營造壹種?我想讀,我來讀,我要讀?的氛圍,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有所悟,有所感,受到情感的熏陶。
3.在課堂上創設機會讓學生運用語言,表現語言,幫助學生感受積累語言。
[教學過程]
(第壹課時:初讀課文;識字。)
壹、調動情感,再讀課題
1.教師談話: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很多的生字朋友,在課文中還見到了我們的老朋友文文,她呀,非常喜歡自己的奶奶,妳們呢?
(師點擊板書:奶奶)來,揮揮手,朝奶奶親熱地打聲招呼吧!(出示奶奶頭像圖貼)
2.文文為奶奶做了壹件什麽事呢?
(1)指名讀課題,師拄意評價,讓學生感受到對奶奶的親切感。
(2)齊讀課題。(出示太陽放光芒的圖片)
二、由疑促讀,整體感知,
1.學生看課題質疑,教師引導歸納整理。
生有可能提出:誰給奶奶送陽光?(當場解決並擦掉)
(1)為什麽給奶奶送陽光?(板書)
(2)奶奶能收到文文送的陽光嗎?(板書)
2.小結:看,妳們提到的問題多有價值呀!我們就圍繞著這些問題來學習,聰明的孩子們,怎樣來解決妳們提出的問題呢?
(滲透學習方法)
3.讀課文。
可小聲讀,可以高聲讀,可以雙人讀,可以個別讀?要求邊讀邊思考問題。出示?金色的陽光灑滿庭院?的畫面。
4.學生看畫面談感受。指導朗讀?金色的陽光灑滿庭院。?
5.在金色的陽光中,文文想到了誰?(指名讀第壹自然段)
6.猜猜看,文文會怎樣做呢?
過渡:文文在妳們的心目中是壹個怎樣的孩子呢?請大家讀下面的三句話,老師想從妳們的朗讀中感受出來。
7.課件出示:她趕緊兜起裙子,把陽光包在裏面。
?奶奶,我給您送陽光來了!?
?奶奶;我給您送陽光來了!?
良學生自由練讀以上的三句話。(師巡視,認真傾聽)
8.指名多人讀句子。《給予客觀恰當的評價,在老師、同伴的評價中讓孩子們讀好這些句子,感受到文文對奶奶的關心、體貼。)
過渡:通過妳們的努力,妳們能解答第壹個問題了嗎?(指名說,老師順勢擦去第壹個問題)那奶奶能收到文文送給她的陽光嗎?
9.(出示教學插圖)師述:文文興高采烈地跑到奶奶身邊,卻為什麽哭了
10.自由讀5、6、7自然段,說說妳讀懂了什麽?
11.學生交流。
12.引讀:師讀第5自然段,生讀6、7自然段,讓學生體會文文的內心感受,讀好這兩句話。
過渡:看到傷心的文文,奶奶卻笑了。
13.(學生看插圖)出示奶奶的話。
(1)自由讀奶奶的話,邊讀邊想:奶奶從文文的舉動中感受到了什麽?
(2)指名說,並讀出自己不同的內心感受。
14.同學們,面對傷心的文文,妳準備怎樣對她說呢?(順勢擦去第二個問題)
四、整體回歸,思想升華
齊讀課文。
五、識寫生字,探究入微
1.出示要重點指導的字:?包、我、高、興?(讀準字音)
2.指名口頭組詞。
3.學習筆順。
4.描紅,觀察:怎樣寫才能寫得漂亮?
5.當小老師交流,師範寫
6.習字冊上練習書寫。
壹年級語文書《給奶奶送陽光》教學反思課文主人公鹿兒雖只有四歲,但她卻是壹個非常懂事的孩子。她的奶奶因腿壞了,不能出屋曬太陽,鹿兒便用圍裙把陽光包起來送給奶奶。雖然這種做法幼稚可笑,但反映了鹿兒關心長輩的美好心靈。這篇課文就是在趣味中讓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整堂課力求將這壹理念貫穿課的始終,課堂中始終圍繞?讀?展開教學的。
閱讀教學主要以讀為主,教學中安排了多次讀,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初讀課文,讓學生讀通課文。課上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閱讀。對壹些難讀的詞句,給以指導,給予糾正,幫助提高,為後面的朗讀打下紮實的基礎。第二次,讀讀找找說說,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大意,理清思路。第三次,指導重點詞句的朗讀,幫助學生了解理解關鍵詞句。重點讓學生找出課文中描寫陽光的句子指導朗讀,感受到陽光的燦爛;抓住描寫鹿兒語言、行動和心理活動的語句,讓學生采用個別讀、小組讀、同桌兩人對讀等等有感情朗讀。最後,分角色演壹演,讀壹讀,進行情感體驗,升華感情。常言道: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經過這麽多次的朗讀,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對主人公的認識準確把握了。在指導學生有計劃、有步驟地朗讀中,讓學生有所知,有所感,體會作者所蘊涵在字裏行間的思想感情。在具體語文實踐活動中,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增強自信,激發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