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哈爾濱冬季十大免費景點

哈爾濱冬季十大免費景點

哈爾濱是壹個真正的雪鄉。如果冬天去哈爾濱旅遊,體驗壹下雪鄉的風土人情,看看是什麽樣子,是個不錯的選擇。有很多免費景點不能錯過。下面就來看看雪鄉冬天必看的景點。

1、雪雕觀賞區

雪雕作為雕塑藝術的壹種形式,主要是以雪為造型材料,在容器中將其擠壓成固定的形狀,然後進行組合,並對細節進行修整。和冰雕壹樣,是寒冷國家流行的戶外藝術之壹。

每到冬天幾場雪景紛紛揚揚,雙峰林場就動員職工在雪雕中制作雪雕,豐富景區冰雪文化。自1999年冰雪旅遊發展以來的十多年間,每年向雪的冬季旅遊中都會出現雪雕精品。

2、東北大秧歌

壹年中嗩吶聲強,鑼鼓喧天。在向雪旅遊風景區,每天晚上七點,壹個百人秧歌隊會在雪雲街亮相。

在紅燈籠和白雪的映襯下,秧歌隊員們踩著鼓,舒展著身姿,揮舞著扇子和絲綢,有的活潑俏皮,有的表情生動。整個秧歌隊時而壹條長蛇在街上來回穿梭,時而圍成壹圈鬥舞,讓遊客情不自禁地加入秧歌隊,和秧歌隊壹起在雪雲街快樂地跳舞。壹路走來,帶著過年和幸福的味道,讓人覺得此刻的向雪真的很忙,而向雪正在慶祝新年。入夜,雪雲街的鑼鼓聲、嗩吶聲、遊客的歡聲笑語交織在壹起,整個向雪頓時變成了歡樂的海洋,成為獨特的民俗文化景觀和壹道亮麗的風景線。

3、露天大舞臺

向雪露天大舞臺建於2015年,位於雪雲街南側,與向雪大石碑南北分隔相呼應。大舞臺占地500平方米,四周是獨具東北特色的木屋和許多紅燈籠。壹扇高10米,寬16米的木門,就是大舞臺的入口。木門上方的牌匾上用紅字刻著“中國雪國”四個大字,牌匾下方掛著四個大紅燈籠。木門兩側各刻有壹副紅色字母的對聯。上半部分是“雪國中國迎瑞士日”,下半部分是“雪國雲開”。

向雪戶外舞臺建成後,成為電視媒體和電影攝制組在向雪錄制節目的首選。根據各個欄目組的拍攝需求,大舞臺也是翻新,變化無窮。今天還是方形的t臺,明天就變成冰雪場地了。中國向雪奇妙的冰雪賦予了大舞臺千變萬化的造型。

4、實景攝影基地

《爸爸去哪兒》最後壹季熱播。2013年讓很多人向往雪國。作為《爸爸去哪兒》第壹季的大結局。向雪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年“星爸萌娃”入住的五家家庭旅館也引起了遊客的關註。三年過去了,萌娃和爸爸們當時在向雪住過的幾家家庭旅館發生了壹些新的變化。

5、棒槌山觀光棧道

棒槌山觀光棧道是2016年大海林林業局投資新建的壹條免費觀光棧道,可供遊客觀賞風景、民俗、夜景、遠山,欣賞向雪四季風光。

第壹個棧道入口從梆子山北雪鄉廣場進入棧道,壹條長約208米的岔路上升到200米。這條岔路通向向雪雪景源的攝影觀賞區。主棧道繼續蜿蜒向上,經過棒槌亭、拐角亭、將軍亭、將軍廊、五角亭、三重廊,最後到達棒槌山的最高峰——風光無限觀景臺。

6、無限風光觀景臺

觀景臺分為上下兩層。甲板高度8m,木結構,造型相當巧妙。觀景臺使用的立柱、圍欄、木板等材料不光滑、不棱角,使用的原生態木材不雕琢、略加裝飾,給人壹種自然、樸素自然、自由發揮、自然的感覺。

010-101

展館旨在挖掘北方先民在森林環境中的生活文化,整理和保護北方先民的歷史文化遺產。回顧近代北方森林的發展和創業文化,展現了新中國建設時期的林業精神,展示了社會主義新時期林業的生產生活狀態,再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動畫卷。

7、雪鄉文化展覽館

梆子山位於向雪旅遊風景區,因過去盛產木槌(人參)而得名。當時門球山豐富的物產吸引了很多想稱霸山的歹毒之人。為了抵禦山賊的進攻,當地村民聚集勇敢的年輕人和周圍的亡命之徒在棒槌山安營紮寨,取名“棒槌山草堂”。

8、棒槌山山寨

向雪雪景源觀賞區建於2016年。這個觀賞區的觀光棧道長約300米,依山而建,由民居搭建而成。由於風和氣旋凝結,這裏的景色奇形怪狀。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吸引了大批攝影師,他們的作品不僅在國內獲得了很高的獎項,還獲得了世界級、洲際級的獎項。許多攝影家獲得了攝影家的榮譽稱號,如王富春、鄒毅和郭伯林。正因如此,這裏被稱為雪國雪景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