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五音指的是哪五個音?

五音指的是哪五個音?

五音(中國古代五音)壹般指五聲音階,依次為:宮—商—角—徵—羽。

如按音高順序排列,即為:1 2 3 5 6 宮 商 角 徵(zhǐ) 羽。唐代時使用“合、四、乙、尺、工”。五聲音階,古代文獻通常稱為“五聲”、“五音”等。

中國傳統樂學理論對“音階”這個現代概念,常分別從“音”、“律”、“聲”等不同角度揭示其內涵。

擴展資料:

宮商角徵羽這五音是中國古樂基本音

階,,同西方有別。如用西樂的七個音階對照壹下的話,古中樂的“五音”相當於do、re、mi、sol、la少去了半音遞升的“fa”和“ti”。當然,古中樂的五音唱名,不可能同西樂的“哆、來、咪、索、拉”叫法壹樣,唐代時用“合、四、乙、尺、工”;更古則用“宮、商、角(讀jué音)、徵(讀zhǐ音)、羽”了。

所以,如果我們稍加留意,正宗中國古樂曲,是沒有“發(fa)”和“稀(ti)”兩個音階的。比如,還時有聽到的江南小調《茉莉花》即是古曲之壹,它全曲若用唱名哼出,只有“哆、來、咪、索、拉”,全無“發、稀”兩音;名古曲,嶽飛詞的《滿江紅》亦然。

“五音”:唇、舌、齒、鼻、喉(張炎《詞源》)

"五聲”:宮、商、角、徵、羽(《周禮·春官》)

或認為“五聲“指陽平、陰平、上、去、入(王仲聞《李清照集校註》

按:這兩種觀點其實是壹致的。因為古代的五聲音階名和平仄四聲是相同的,所謂”宮商為平聲,徵為上聲,羽為去聲,角為入聲“(《文鏡秘府論》引元兢語)

樂律上的“五聲”就是“五音”。在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級中,古人通常以宮作為音階的第壹級音,商、角、徵、羽也可作為第壹級音。如以宮作為第壹級音,則五聲音階為:宮(1)、商(2)、角(3)、徵(5)、羽(6);如以徵為第壹級音,五聲音階則為:徵(低音5)、羽(低音6)、宮(1)、商(2)、角(3)。

音階的第壹級音不同,調式就不同。以宮為音階起點的是宮調式,意思是以宮作為樂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於核心地位的主音;以商為音階起點的是商調,商為主音,其余類推。這樣,五聲音階就可以有五種主音不同的調式。同樣,七聲音階也可以有七種主音不同的調式。

古樂調分為宮(C)、商(D)、角(E)、變徵(F)、徵(G)、羽(A)、變宮(B)七種。變徵相當於現代西洋樂的F調,聲調悲涼。羽聲相當於現代西洋樂中的A調,比變徵音高,能表現激憤或高昂的情緒。如《戰國策.燕策》:“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壹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瞠目,發盡上指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