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金兵見到嶽家軍,壹戰即敗”這句話是有什麽樣的典故呢?

“金兵見到嶽家軍,壹戰即敗”這句話是有什麽樣的典故呢?

《宋史 嶽飛傳》記載?猝遇敵不動,故敵為之語曰:?撼山易,撼嶽家軍難。

撼山易,撼嶽家軍難:

嶽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人。嶽家較貧窮,但嶽飛從小好學,為人謙和,十分孝順父母。長大後他熟讀兵書,力大善射。二十歲時,嶽飛應征入伍。他智勇雙全,在戰鬥中屢立奇功。

他率領的嶽家軍紀律嚴明,戰鬥力很強,誰拿民間壹草壹木,馬上處死;老百姓主動開門留宿,也無人敢入。軍隊口號是:?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搶掠?。打仗時,全軍士氣高漲,所向披靡。敵人遇到嶽家軍,不是潰敗,便是投降。

因此,當時在金兵中流傳著壹句話:?撼山易,撼嶽家軍難。?宋高宗趙構也親筆寫了?精忠嶽飛?四個字,做成旗子賜給嶽飛,並任命他為神武後軍都統制。

嶽飛壹生以精忠報國、收復中原為己任。公元1130年,完顏兀術侵擾常州、鎮江,想渡江北歸,嶽飛率兵堵截,屢戰屢勝。清水亭壹戰,打得金兵棄屍十五裏,並配合韓世忠取得黃天蕩阻擊戰大捷。

兀術逃離黃天蕩後,直奔建康。嶽飛果斷地在牛頭山設下埋伏。夜裏,他派出壹百多名士兵混入金營騷擾,金兵又驚又怕,自相殘殺。兀術急忙逃往淮西,嶽飛因而收復建康。嶽飛曾連續上表,請求出師北伐,但都因宋高宗、秦檜等人主張議和而沒有結果。

公元1140年,金朝出動大軍,分四路大舉進犯。不到壹月,南宋的大片土地再度淪陷。危急之時,朝廷才派嶽飛救援。嶽飛馬上調兵遣將,率軍長驅北上,直逼中原。不久,各路將領紛紛傳來捷報,他們收復了許多失地。王貴等將領又分道出戰,嶽飛則以輕騎進駐郾城。入侵的金兵節節潰退,嶽家軍卻聲勢大振,銳不可當。

完顏兀術大為恐慌,召集部下龍虎大王等商量。他們認為,宋朝的大將只有嶽飛難以抵擋,準備集中兵力與嶽飛決戰。消息傳來,南宋朝廷驚恐萬分,嶽飛卻認為金人已走投無路,便立即向兀術挑戰。

兀術集合龍虎大王、蓋天大王和韓常之兵,進逼郾城。嶽飛派兒子嶽雲領騎兵直沖金軍,嶽雲不負嶽飛所望,與金軍大戰數十回合,殺得金兵屍橫遍地。

兀術有支勁旅,士兵身披重甲,每組三匹馬,用索相聯,號稱?拐子馬?,非常厲害。這次,兀術調集了壹萬五千名騎兵,向宋軍沖殺過來。嶽飛派出步兵持刀沖入馬陣,叫他們專砍馬腿。因為?拐子馬?三匹相聯,壹匹砍倒,其它兩匹無法行動,?拐子馬?便失去了戰鬥力。宋軍乘機沖殺,金兵大敗。?拐子馬?全軍覆滅。

嶽飛見連連獲勝,便對嶽雲說:?賊兵失敗多次,必然改攻潁昌(在今河南許昌東),妳趕快帶兵去支援。?金兵果然轉攻潁昌。嶽雲和潁昌的王貴互相配合,圍擊金兵,壹場大戰,殺死兀術的女婿夏金吾、副統軍粘罕索索堇。

嶽飛乘勝進軍朱仙鎮,這裏離汴梁只有四十五裏。兀術則退守汴梁城裏,已陷入絕境。捷報傳來,活躍在民間的各路義軍都紛紛舉起嶽家軍旗號,打擊金兵。各地的老百姓也爭著推車牽牛犒勞嶽家軍。兀術哀嘆道:?自從我在北方起兵以來,從來沒有失敗得像今天這樣慘。?

嶽家軍勝利在望,嶽飛在朱仙鎮對部下豪邁地宣布:?大夥奮力殺敵吧!等我們直搗黃龍府,再壹起痛飲慶功酒!?全軍上下,群情激奮。南宋抗擊金軍,收復失地,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被莫須有罪名殺害:

宋高宗不願嶽飛繼續進軍,連發十二道金牌召回駐軍於朱仙鎮之嶽飛。其時,淮南東路之張俊軍已撤退,嶽飛於孤立無援下忍痛退軍。退兵前,嶽飛長嘆:?十年之功,廢於壹旦!所得諸郡,壹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

紹興十壹年(1141年)十壹月,宋金兩國簽訂《紹興和議》,兩國以淮水-大散關為界。宋割讓從前被嶽飛收復的唐州、鄧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並每年向金國進貢銀廿五萬兩,絹廿五萬匹。

十二月,嶽飛被秦檜以?莫須有?罪名殺害,嶽雲、張憲同時遇害,留下壹個千古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