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什麽是自閉癥

什麽是自閉癥

自閉癥又稱孤獨癥,更嚴謹的醫學全稱為孤獨癥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壹種由基因和環境因素***同作用所導致的先天性的神經發育障礙,其嚴重程度和表現類型有很大的差異。自閉癥通常起病於嬰幼兒時期,且會持續終身,會給個體的社會適應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

自閉癥的核心特征為早期出現的社交溝通障礙和興趣活動範圍狹隘以及重復刻板行為。被診斷為自閉癥譜系障礙的兒童多呈現出以下特點:

(1)語言交流障礙

語言落後也是大多數自閉癥病兒童早期就醫的主要原因。自閉癥兒童在語言發水平方面的差異,也充分體現了譜系特征,即每個孩子語言障礙的嚴重程度和表現特征並不完全壹致。

比如部分孩子語言發育落後,開口說話晚,3~4歲還不會說話;部分孩子在正常語言發育後出現語言倒退或停滯;另外還有部分孩子具備語言能力,但是語言缺乏交流性質,無意義的語言居多,喜歡自言自語,多重復刻板語言、模仿語言,語言內容單調,聽者難以理解;少數看似語言能力正常孩子雖然表達流利,語言積累豐富,甚至可以經常滔滔不絕,但語言交流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只能進行單向交流,無法進行妳來我往式的互動對話。

(2)社會交往障礙

社交障礙是自閉癥兒童的核心癥狀之壹,主要表現為缺乏交流技巧,與人互動回避眼神交流,雖然聽力正常,但對家長下達的指令充耳不聞,叫名不應;喜歡獨自玩耍,對同齡人及其遊戲缺乏興趣,不會參加合作性遊戲,難以發展友誼;與親近的養育或照料者缺乏安全依戀關系,對親人的離去和歸來缺乏恰當的情緒反應,也不會向他人分享自己的情緒;不會用手指物,肢體語言運用落後,不會用點頭或搖頭表示同意或拒絕等。

(3)狹隘的興趣和重復刻板行為

主要體現對普通兒童喜愛的活動和遊戲不感興趣,只對玩具、無生命物品的不尋常的癡迷,並伴有刻板的身體運動。比如喜歡反復轉圈、嗅味,來回奔走、排列玩具和積木、揮動雙手,異常依戀某壹類旋轉的東西,如車輪、風扇或其他圓形物體等;思維帶有不同程度的強迫性,缺乏靈活度,不喜歡改變。

(4)感知覺系統異常

大部分自閉癥兒童存在感知覺異常,比如對特別害怕或喜歡聽到某些聲音,喜歡用特殊方式註視某些物品,感官超載,對壹些生活中的壹些常見現象或是物品接觸表現出過度敏感或不敏感,常見如痛覺遲鈍,喜歡長時間旋轉或搖晃身體而不覺得不適等。

(5)智力異常

自閉癥兒童的智力水平從顯著低下到能力超常呈譜系分布,重度的智力障礙患者和智商超高的天才兒童是極少數,大部分孤獨癥孩子的智力水平處於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部分智商正常或超常的高功能自閉癥患者早期識別難度大,容易被忽視,診斷時間普遍較晚。

(6)其它

多數自閉癥兒童還伴隨有不同類型的***患病或是其它不能用自閉癥解釋的伴隨癥狀,常見的有癲癇、感統失調、多動癥、睡眠障礙等。

自閉癥的癥狀起始於童年早期,會壹直持續,但其具體的表現形式可能也會受到生活經歷和家庭教育的影響,部分孩子的自閉癥癥狀輕微,可能在成長後期才會出現。自閉癥的對個體的影響主要在於會給個人的學業、工作、社交和社會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譜系人士的兩種極端狀態為無法生活自理和能實現獨立生活,融入社會。

由於病因未明,目前的自閉癥治療沒有特效藥,只能依靠教育和行為幹預。針對於自閉癥人士的支持體系需要耗費巨大的醫療和教育成本,自閉癥孩子的家長及其家庭要承受很多經濟和精神方面的壓力。幫助重度的自閉癥人士實現基本的生活自理,支持輕度的自閉癥人士融入主流社會,盡可能地提升部分中、重度自閉癥孩子的行為技能,挖掘他們的潛能,是目前自閉癥幹預主要的方向。

家長在養育自閉癥孩子的過程中,需要做到以下這幾件事:

(1)早發現、早診斷、早幹預

從神經發育的角度來說,孩子的年齡越小,大腦可塑性越強,科學的教育和幹預手段對他們的語言、認知發育等更容易產生積極的影響,同理如果孩子的壹些問題行為或是不良的生活和行為習慣在小齡階段沒有被及時糾正,以後的改善難度也會越來越大。而且處於發育早期的兒童之間的差距並不大,被確診為自閉癥譜系障礙的孩子只要及時幹預,也有可能縮小和同齡人的差距。

低齡兒童的家長要對孩子的發育狀況有壹定的認識和了解,熟悉發育裏程碑,對孩子的發育落後或異常要做到盡早識別,發現問題及時就醫,理性看待醫生的診斷意見和幹預建議。盡早幹預即及時幹預,只要明確了孩子的問題所在,就要抓緊當下的時間,盡快用科學的手段來幫助孩子康復。

(2)堅持以社交訓練為核心,慎重對待其它輔助治療手段

以孩子的實際能力為基礎,堅持個別化教育,圍繞著自閉癥的核心障礙,註重基礎的社交訓練、生活自理、情緒管理和問題行為的解決等。對於其它的輔助治療手段,比如感覺統合訓練、禁食、營養補充等輔助治療手段,要樹立正確的認識,只有真正符合孩子的康復需求的訓練和治療手段才能發揮作用,而且要保證方法科學,同時又不能代替核心的社交訓練。

(3)調整心態,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

伴隨著自閉癥孩子的長期幹預,家長的心態調試也可能要經歷壹個長期的過程,尤其是在面對孩子的上學、就業、安置等問題時,家長的心態也會隨著實際情況的變化產生波動。無論是新家長還是老家長,都需要盡量保持壹個積極健康的心態,理性看待孩子的障礙,合理規劃孩子的未來。既要關註孩子及其需求,更要註重自身的身心健康,以更加從容的心態去幫助孩子,經營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