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匯率被操縱的情況下,本國出口商品的競爭力得到增強,相當於本國政府變相地向本國企業提供了補貼,違反了國際貿易準則。
問題補充:
不矛盾啊!這正是美國參議員舒默和格雷厄姆在國會中提出的法案核心所在,他倆認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過低,不符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實際狀況,認為中國政府人為幹預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使美國出口小於進口,造成國內制造業下降,失業率上升,歸罪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過低,美國有必要好好檢討自己的經濟政策,不要老拿別人說事.
匯率降低本幣貶值,單位外幣能夠兌換到更多的本幣,在國內物價不變的情況下,單位外幣可以購買到更多的本國商品,使商品出口競爭力增大,出口量增大.相反,匯率上升,單位本幣可兌換到的外幣數量減少,進口需要更多的本幣,增加進口成本,不利於進口.即匯率提高,出口減少,進口增多,匯率降低,出口增加,進口減少.
比如:1美元=10元人民幣,美國人用1美元可以買10塊錢人民幣的東西,在美國國內美國商家,花同樣的錢采購同樣的商品的數量比進口的少,所以會選擇進口,也就是說;同樣的商品花同樣的錢,國內采購比進口數量少,合不進口呢!成本低,利潤空間大,這就造成壹個問題,美國企業開工不足,失業上升,而中國正好相反;再比如:1美元=1元人民幣,同樣的商品國內外采購花的錢壹樣,另外進口還有運費,關稅等,成本上升,利潤空間小,所以,進口少,相對中國出口少,中國企業開工不足,失業上升,而美國正好相反.
那妳要問了,中國匯率往死的降,不對中國有利嗎?但妳也要考慮中國制造成本和利潤啊,不能賠錢做買賣!所以,匯率操縱就是把握好本國成本利潤,匯率和美國國內商品成本利潤三者之間的度,即賺錢還不賠錢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