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獾
開放分類: 生物、自然、哺乳動物、有袋類、動物
Sarcophilus harrisii Boitard
英文名Tasmanian devil
曾廣泛分布於澳大利亞,現僅見於塔斯馬尼亞省。
身長525-800毫米,尾長230-300毫米,體重4.1-11.8千克。毛色深褐或灰色,喉部及臀部具有白色塊斑,吻為淺粉色。體形與鼬科動物相近。腹部生有育兒袋。
出沒於灌木與高草生境中,晝伏夜出。行走時總在不停地嗅地面,似乎在尋找食物。食性以肉食為主,吃昆蟲、蛇和鼠類等,偶爾也吃些植物。
是單配制的動物。每年3月份開始繁殖。妊娠31天後,可產下2-4個重0.18-0.29克的幼仔。幼仔在育兒袋中生活3個月後才放開吸吮的乳頭;105天後離開育兒袋,但整個哺乳期達8個用。母獸2歲性成熟。動物園飼養的個體,壽命為8年零2個月。
袋獾
世界上哺乳動物中最兇猛的咬人動物是什麽?答案不是老虎、獅子,而是看似溫順、可愛的肉食有袋類動物袋獾。
這是科學家首次估計肉食哺乳動物的咬人的力量。澳大利亞科學家分析了39類滅絕和幸存肉食哺乳動物的犬齒,且考慮到動物撕咬力量和其身體大小的相對關系。結果發現,常常被人們所低估的袋獾是現在活著的撕咬力量最大的哺乳動物。事實上,壹只6公斤重的袋獾能夠殺死30公斤重的袋熊。
通過對化石的研究,科學家們還得出壹個相似的結論,3萬年前生活在澳大利亞的袋獅是已經滅絕的肉食動物中撕咬力量最大的,高達100公斤。袋獅的撕咬能力是現在活著、身體大小壹樣的獅子的三倍。另外,胎生哺乳動物,如非洲獵犬、美洲虎和雲豹的撕咬能力非同尋常。
之前有研究稱,肉食哺乳動物的腦量越小就留給咀嚼肌更多空間,令其撕咬力量更大。因此,腦量越小的肉食哺乳動物的撕咬能力越大的說法就被壹些科學家提出。科學家發現,胎生肉食哺乳動物的腦量平均是有袋類的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