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作文:國慶60周年大閱兵觀後感

作文:國慶60周年大閱兵觀後感

今年是國慶六十周年,很多單位都有準備慶典活動,比如國慶晚會、國慶煙花等等。當然,我們大家所關註還是在十月壹日,天安門廣場前,寬大的長安街上,再壹次進行國慶大閱兵。這次閱兵距離上壹次1999年國慶五十周年的閱兵已經整整過去了十年。十年前,正值風華正茂的我,剛剛跨入大學的校門,有幸也親身參加了壹場國慶前夕的大閱兵,至今回憶起當初的閱兵風采,心情就會很激動,有種自豪感就會油然而生,“閱兵”這個字眼,它是崇高的,是激蕩的,是振奮人心的,在我的人生中有種特殊的意義。

1999年的初秋,順利通過高考的我帶著壹種興奮和喜悅跨進了大學的校門。這是壹所本省的重點高校,據說有近80年的歷史,學校的校園裏的確有幾幢民國時期建築風格的房子隱蔽在翠柏之中,還有壹些蘇式風格的小樓,也別有情致,這壹切都在向我們這些新生昭示這所高校的歷史、文化和滄桑。

當然,昭示歷史的建築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的樓房還是最近幾年新蓋的,整體劃壹的學生宿舍樓群,錯落有致的教學樓群,各具特色的學院樓群都向訴說著這裏是文明的集中地,知識的天堂。學校還有壹個很現代的體育場,綠草塑膠交相輝映,充滿青春和陽光的男女青年在這裏鍛煉身體、遊戲。

在壹系列的報到手續完成後,每個入學的新生要去體檢,按照身高體形去申領軍訓的服裝。學校安排設計的還不錯,軍訓服裝是仿制我軍的軍裝,淺綠色的襯衣,軍綠色的褲子,戴上戰鬥帽,還是挺像那麽壹回事的,我身高壹米八,穿上這個身軍訓服,還是可以用帥氣兩個字來形容的。

軍訓的第壹天,由於新生的人數太多,我們是按照學院分好幾個場地來進行軍訓的。帶領我們軍訓的班排長都是軍校的學生,看年齡也比我們大不了幾歲。可就是這些熱血青年,把自己寶貴的青春獻給了祖國的國防事業,都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軍人的奉獻是值得我們這些普通人去尊敬的。

秋老虎的余威沒有經歷過的人是不知道的,就是穿著T恤空著手在外面走走轉轉,就已經汗流浹背了,何況我們還都穿著長袖的軍裝。領口袖口為了軍容都要扣緊扣子,頭上還頂著壹個密不透風的大帽子。站在驕陽下,可以感覺到後背的汗水壹道壹道的往下流,流到了束緊的皮帶上,浸濕了皮帶周圍的衣服。頭上的汗也是順著臉胛往下直流淌,打濕了頭發,眉毛……往往軍訓了壹天以後,衣服上面都是出汗留下的壹條條的鹽堿白道。

站軍姿是軍訓的第壹項內容,要求雙腿並攏,膝蓋處繃直,雙手五指並攏,夾緊身體放於褲縫中,要壹動不動。軍姿往往壹站就是壹個小時,剛稍事休息壹會兒,又是壹個小時。剛開始還好,雙腿繃直了站著,站壹會就感覺腿發麻了,稍稍移動身體的重心,輕微的活動壹下壹條腿,過壹會兒,再換另外的壹條腿。軍訓的班排長們,這個時候開始了“耍壞”,他們悄悄的走在我們的後面,看誰的退打了彎,用皮帶在後膝蓋處壹抽,誰就得壹個趔趄,然後他們就吼上壹嗓子“站直了,別壹碰就倒!”記得在第壹天的站軍姿中,我們這個運動場參加軍訓的新生總***有六七百人,其中竟然連男帶女暈倒了二十多人。

接著,我們開始了軍隊常用的隊列和動作訓練。“向左看齊,向右看齊,報數,立正,齊步走,稍息……”等等壹個個口令我們都得認真去做。烈日下我們排成壹行行,壹列列,重復著每壹個命令,幾十上百次的重復著簡單的口令,不厭其煩,不怕流汗,認真對待,盡量減少出錯誤。可是,平時很少接觸軍訓的我們,哪能做到認真統壹去執行口令?有的人在齊步走的時候,左臂和左腿同時邁出,走了好多步自己都沒有感覺到。有的人在聽到向左轉的口令後,結果卻向右轉了,和右邊的人來了壹個臉對臉,還說對方,妳轉錯方向了。有的人在報數的時候在前面的人報了那個數,自己還要報哪個數,或者就是多報和少報壹個數。總之,在軍訓的過程中我們鬧出了不少的笑話,在我們辛苦的訓練中,也算是壹種調劑和放松。

因為我們都是大學新生,來自祖國天南海北,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和語言,大家今後要同窗***讀渡過四年,剛湊在壹起新鮮的很開心,結識著新朋友,體會著新鮮的感悟。在每天訓練結束後,我們拖著疲勞的身體在壹起開玩笑,壹起去食堂打飯菜,品嘗著這個陌生城市的飲食。晚上,我們壹個宿舍的舍友在壹起聊天打撲克,暢談著自己的家鄉趣事,聊著自己以前的故事。白天的軍訓是辛苦的,枯燥的,晚上的娛樂又是豐富開心的。我記得那個時候好像飯量大了很多,晚上睡覺也是很快,沾枕頭就睡著,屬於哪種沒心沒肺的開心。

軍訓了壹周的時間後,壹天上午我們在進行完例行的隊列訓練完後開始休息,看到壹輛軍用切諾基駛到我們的操場邊緣,幾個軍官從車上下來,好像是大官。我們這裏負責軍訓的營長跑步過去敬禮,他們在壹起商量著什麽。不壹會兒,集合的哨聲響起,我們排隊集合完畢,教官們宣讀了剛剛接到的命令,原來他們接到了來自省教委會同省軍區的聯合指令,因為那壹年是國慶五十周年,省領導,教委的領導,還有軍區的領導都要來我們學校觀摩軍訓的成果。這是我們學校與省軍區聯合訓練大學新生十多年以來第壹次進行如此正式和盛大的閱兵,省軍區很重視這項活動,省軍區的1號首長親自指示要搞好這次活動。教官們自然不敢懈怠。命令如山倒,這壹下本來感覺平時訓練就很辛苦的我們又要為迎接自己的閱兵加大訓練量,保證軍訓最後壹天的閱兵式圓滿舉行。我的這些新生同學們在聽到這個消息後,幾乎暈“倒”下壹大片。

在當天的下午,教官們決定了閱兵哪天的檢閱內容和閱兵方隊的組成,決定從新生中間挑選男女生各50人組成閱兵方隊接受檢閱,其他人只進行常規的隊列訓練即可以。因為我的身高和體形都比較標準,平時的訓練也很認真,被我們的排長挑選出來推薦進入了閱兵方隊。教官們顯然很重視這個閱兵儀式,他們集中了最好的幾位教官到我們這支僅僅五十多人人的方隊中,這些教官們都是“官銜”立刻變小的壹級。連長成為排長,排長成為班長,七八雙挑剔而嚴厲的眼睛整日盯著我們這支人數只有半百的隊伍。其他沒有被選進閱兵隊伍來的新生們松了壹口氣,他們不再向以前那樣訓練,休息的時間也變多了,教官的要求也松懈了很多。

在閱兵方隊裏面,我們開始了高強度的訓練。我們又從站軍姿開始了壹個新的輪回,但是這壹次,要求的強度遠比前壹段時間要大。我們可以說是被要求壹動不動的站在哪裏,教官們會拿撲克牌夾在我們的領口,站上半個小時不容許掉下來,如果誰的掉落下來,那對不起,撿起來重新來站著。重新來壹次不行,那就第二次,別人可以去休息了,不合格不達標的還要在烈日下繼續流汗壹動不動,直到全部能夠達到要求。然後是走正步的訓練,踢腿要到壹定的高度,高壹寸不行,低壹寸也不行,每個人的眼前擺著壹個小板凳,踢腿的高度要正好到那個小板凳的凳面上,而且要把這種擡腳踢腿的高度作為壹種習慣。壹排七個人,步伐頻率要壹樣,步伐大小要壹樣,看起來要壹條直線在有規律有節奏的行進。在我們走正步的時候,兩邊都有教官們彎著腰壹路看我們的踢腿。先是壹個人壹個人的訓練,然後是壹排七個人的訓練,最後是四十九人的方隊壹起訓練。

炎熱的天氣下經常壹訓練就是壹天,酷暑折磨的我們筋疲力盡。我們這些人在這個“魔鬼”方隊訓練了幾天後,有些人出現了身體上的不適,包括我在內。因為長時間的,高強度的軍事訓練,再加上酷熱的天氣,我發燒了,壹開始燒的溫度不高,認為是中暑,沒有太在意,去醫院開了壹些藥物,回宿舍早點睡覺多休息壹下就好。可是第三天就不行了,渾身打冷戰,下不了床,頭腦也很暈,體溫也升高到38.2度,躺在床上壹點力氣都沒有,已經不能再去軍訓啦。這時候,距離檢閱也還剩下三天,托我的同學向教官們請了假,方隊裏連長和排長都來看了我的情況,沒有別的辦法,只能讓我休息。幸虧當初組建方隊多準備了七八名替補的新生,影響還算不大,方隊可以繼續訓練。但是,我被轉成了替補,壹般來說是參加不了最後的閱兵儀式了。那個時候,感到真的是很大的遺憾,之前付出了那麽多,準備訓練了那麽久,最後因為發燒而上不了場。

夏天的感冒發燒來的快,去的也快,在充分的休息了壹天之後。我基本上已經完全好了,精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恢復。就在我休息的哪壹天下午,突然而至的雷陣雨把在運動場上軍訓的大夥澆了個措手不及,那壹天的軍訓提前結束,我們宿舍的其他舍友回來壹個個都成了“落湯雞”,全身上下沒有壹處幹的地方。他們還取笑我,說我好運氣,老天都庇護我,讓我少了壹場“大雨灌頂”。第二天,基本痊愈的我又去參加了正常的軍訓,當時心想,就算不讓我參加閱兵儀式,我也要堅持完最後壹次訓練,有始有終,從頭到尾我都要認真對待。結果,前壹天的雷陣雨澆倒了我們方隊七八個新生,所有的替補都上了人數還是不夠。看到我痊愈歸隊,教官們別提多高興了,連長還親自過來表揚我。我還是站在我原先的哪壹排參加軍訓,走正步的時候我心裏還在樂,真是老天眷顧,讓我參加我們學校“國慶五十周年的閱兵”儀式。在軍訓的倒數第二天,軍區後勤部給我們參加閱兵的方隊發了全套的海軍陸戰隊的士兵迷彩作訓服,除了沒有徽章以外,和正式的士兵服裝沒有區別,而且只有我們閱兵方隊有這樣的待遇。這下我可神奇了,穿上這套真正的軍服後,我感覺我又精神和帥氣了很多。我們宿舍就我壹個人入選閱兵的方隊,晚上回宿舍後,他們也都很羨慕我的這壹身藍白褐相間的海軍迷彩裝束。

到了閱兵儀式的這壹天,1999年9月28日。壹大早,運動場的大喇叭就響起軍歌,很多不參加閱兵的新生在哪裏忙碌著插小紅旗,布置主席臺。上午八點半,警車開道,十多輛小轎車魚貫駛入運動場,省軍區以壹名少將政委為首,十多名軍官跟隨,省教委的秘書長也前來捧場,我們這所高校的校長黨委書記等等悉數參加。主席臺下,閱兵道旁,還來了十多名記者,在調試著他們的“長槍短炮”。偌大的主席臺,壹會就坐滿了人。早已整裝待發的我們在運動場的入口處立正待命。

上午九時整,負責我們軍訓的營長戎裝站在了話筒旁,宣布閱兵儀式正式開始。第壹項,奏國歌。全體起立高唱國歌,氣動山河。第二項是領導發言,幾位領導都做了精彩的發言。第三項主角登場,閱兵儀式開始,在八壹軍歌的伴奏中,我們整齊劃壹的向主席臺進發。我是閱兵方隊裏第壹排第03號,剛開始在等待的時候,心裏還有壹些緊張,害怕走錯了步伐,在開始後走了起來,踩著音樂的鼓點,忘記了緊張,心中已經升起壹股自豪和激動。在距離主席臺還有20米的地方,領隊的連長壹聲口令,我們變做正步向前,主席臺上的領導又壹次全部起立,軍官們全部敬禮。省軍區政委喊了壹句“同誌們好”我們統壹回應“首長好”。“同誌們辛苦啦”,我們回應“為人民服務”。80步正步走完,我們通過了主席臺,變成齊步走,完成了檢閱,旁邊的排長班長們向我們豎起了大拇指,對我們給予認可。我們閱兵方隊用20天軍訓的成果,展現了我們大學新生的素質和紀律,向學校和軍隊的教官們交出壹份滿意的答卷。那壹天晚上,學校在教工餐廳為參加閱兵方隊的我們和所有的教官們舉辦了“晚宴”,壹邊吃飯壹邊聯歡,在餐廳的中間還空出壹塊兒空地,學校歌舞團的才子藝女們為我們表演了精彩的節目,那壹晚,我們都喝多了,是為了這二十多天的壹種發泄,壹種男子漢們的撒野,也是為了與朝夕相處二十多天教官們的壹種惜別。二十多天雖然不是很長,但在壹起摸爬滾打,所建立的感情不是用時間和言語所能衡量和形容的,我用親身體會感悟到了深深的戰友情。

第壹次求學出遠門,又正逢國慶長假,我還是決定要回家過國慶。閱兵後的第二天和幾個來自同壹地區的同學去買火車票,因為國慶那幾天流動的人太多,我們只買到了壹個十月壹日淩晨的過路車,還是站票。歸心似箭的我們也顧不了那麽多,能回家就行了,因為公交車時間的緣故,那壹天晚上八點多我們就到了火車站,車站裏面人多的只能讓我們席地而坐,聊著即將到來的國慶閱兵。淩晨兩點我們坐上了火車,壹路站著,而且是很擁擠的站著,經過夜裏幾個小時的火車顛簸,在十月壹日早晨五點我到了家鄉的火車站。我家距離火車站步行也就是十多分鐘左右的路程,很近。當我打開家裏面的房門,聞聲起來的父母站在我的面前的時候,我的心裏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什麽滋味都有,流浪的遊子回到了家。匆匆吃了母親給我煮的掛面荷包蛋,回屋躺在床上去休息了。在國慶閱兵的前幾分鐘,母親叫醒了我,問我是否要看這場五十周年的大閱兵。當然了,我壹定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