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憲是東漢章帝竇皇後的哥哥,因竇皇後得寵,竇憲年紀雖輕,卻擔任了黃門侍郎,這是天天在皇帝身邊,顯赫而又親近的官職。
章帝很喜歡竇憲,不久又提升他為侍中,虎賁中郎將,並任命他弟弟竇篤為黃門侍郎。兄弟二人倚仗皇帝的寵愛、皇後的聲威,無所不為,不要說朝廷大臣,就是皇子公主對他也畏忌三分。
竇憲利令智昏,居然把主意動到章帝的女兒沁水公主的頭上,他看中公主的壹塊園林,派人去要以很便宜的價格買下來。沁水公主貴為帝女,卻很害怕竇憲,既不敢不賣,也不敢論價,便以竇憲所說的價格賣給了他。
章帝壹次經過這片園林,便問左右是誰家的。竇憲怕事情敗露、使眼色嚇唬左右人不許直說。章帝後來還是知道了這件事,怒不可遏,痛責竇憲說:“這事我越想越害怕,前些日子我問起公主的園林,妳居然敢用指鹿為馬的手法欺騙我,妳是想當趙高嗎?我女兒的地妳都敢搶奪,其他人還會在妳眼裏嗎?我殺掉妳,不過殺死壹只出殼的小雞,壹只腐爛老鼠,何難之有!”
竇憲見章帝動了殺機,嚇得渾身篩糠,說不出話來。竇皇後聽說後,急忙跑來,在章帝前叩頭與哥哥謝罪。章帝正寵愛皇後,不忍傷她的心,便饒過了竇憲,但也不重用他了。竇憲失去了權勢,倒是因禍得福,章帝在世時,他小心謹慎,沒再惹出別的亂子來。
章帝去世後,和帝即位,竇皇後以皇太後的身份臨朝稱制,處理國家政務,竇太後因是女主,不能到外廷與大臣們商議國政,便任命竇憲為侍中,所有事都和他商量。竇憲在內與太後***定國策,在外宣布誥命,又成了朝廷中第壹人。
竇憲又任命弟弟竇篤為虎賁中郎將,竇景、竇瑰為中常侍,兄弟分別占據朝廷顯要位置,內倚太後為靠山,無論什麽事,自己讓親信的大臣上奏,然後到宮中與太後商議,事無不成。竇憲得誌後,又犯了無所顧忌的老毛病,齊王的兒子都鄉侯劉暢,因到京師奔赴章帝的喪事,打通門路見到了竇太後,並和太後私通。竇憲害怕劉暢得寵後.會分奪自己的權柄,便派刺客殺死劉暢,然後揚言說是劉暢的弟弟利侯劉綱所為,並派大臣拷問劉綱,準備屈打成招,找個代罪羔羊。
不料有大臣向太後揭發了此事,太後心痛情夫之死,壹定要查個明白,自己派人調查,結果真相大白。太後壹怒之下把竇憲關押在宮內,準備重重的責罰他。
竇憲自知觸到太後的傷心處,害怕被殺死,便上書請求率兵討伐匈奴來贖罪。竇太後思前想後,終究不忍自殘手足,使同意了竇憲的請求,任命他為車騎將軍,帶兵攻打匈奴。
竇憲倉猝之間並無完善的準備,便糾合京師和十二個郡的幾萬兵馬、邊境壹帶少數民族的軍隊,又會合南匈奴,然後攻擊北匈奴,卻不料壹舉掃滅了北匈奴。出塞三千多裏,追亡逐北至燕然山,立碑刻銘,宣揚大漢功德,耀武揚威,班師而回,匈奴就此壹路不振。從秦始皇以來,壹直是中原地區最大的禍患的匈奴,居然就在竇憲手裏畫上了句號。
竇憲建此不世奇勛後,權勢壹下子膨脹至極點,班師回京後他被封為大將軍,位居群臣之上,並被封為冠軍侯,同門兄弟壹日之間四人封侯,竇憲在外手握重兵,兄弟親戚黨羽則在京師掌握禁軍,盤踞朝廷內外,表裏呼應,朝廷大權盡落竇憲手中。
竇氏四侯在京大修府邸,國庫為之空虛,其他如掠人財物、搶劫婦女的罪過更是多不勝數,大臣稍有反對,立見誅滅,人人噤不敢言。
竇太後年少寡居,不安於室,多招外寵入宮,和帝既不滿竇憲之跋扈,對太後的淫亂也記恨於心。竇太後知道後心有不安,便和竇憲秘密商量想要廢帝另立。
和帝不甘坐以待斃,便趁竇憲班師回京,大軍駐紮城外之機,與宦官鄭眾密謀除去竇憲。和帝深夜趕到北宮,招集南北宮禁軍,在夜裏關閉城門,囚禁太後,然後發兵包圍竇憲府邸,在城內搜捕竇憲黨羽,壹夜之間將竇氏家族壹網打盡。
竇憲兄弟四人被捕自殺,家屬部被趕回老家,黨羽們除畏罪自殺外也均被處以死刑。當了幾年傀儡皇帝的和帝才開始親政。
衛青、霍去病、李廣均因攻打匈奴名垂青史。竇憲的功勛比這幾人加起來還要大得多,卻無人稱頌,只因為前幾人是君子,而竇憲卻是小人,盡管有功勛,有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