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江湖”在我國文學上的意義究竟是啥?

“江湖”在我國文學上的意義究竟是啥?

歷史意義上的江湖,那個江湖是壹種具體明了的社會存在方式,是壹個能夠上達廟堂,下抵鄉村的“中介”社會。但是在真實的“江湖”之外,亦存在著壹個由歷代文人所撰寫出的具有英雄浪漫主義色彩的文學意義上的“江湖”,這個江湖可以是少年劍客鮮衣怒馬馳騁人間,也可以是失意文人寄情山水,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烏托邦世界。總而言之,千古文人江湖夢,文學筆下的“江湖”別有壹番滋味。

“江湖”二字包含了多少中國文人的許多想象

壹、少年鮮衣怒馬闖江湖

無論是自唐代以來的“唐傳奇”還是明清壹直到金庸時代的武俠小說,甚至是今日的許多網絡文學小說,都以“江湖”為故事創作的大舞臺和大背景,而故事情節也無外乎是少年復仇記或者少年闖蕩江湖遇著名師之後被傳授最強武功,之後或是武林爭奪寶典或是爭奪武林盟主之位,而主人公則是憑借著高強的武功脫穎而出最終愛情事業雙豐收。這是壹個很典型的武俠小說的故事,而“武林”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是“江湖”的別稱,主角闖蕩世界總歸要有個活動的舞臺,而“江湖”就成了這個舞臺最好的代名詞。既然“江湖”與俠客兩者的關系在人們的心中早已連為壹體,那麽就產生了壹個問題,為什麽武俠與江湖非得連在壹起不可呢?

影視劇中的“郭靖”形象,郭靖為俠客的典型代表

其實早在司馬遷的《史記》中便開始為遊俠立傳,但是直到唐代,“江湖”才成為俠客活動的主要空間,就這壹點來說唐傳奇的作者有著開創之功,而這種創作方式也被後人所使用至今。既然遊俠因其獨來獨往的氣質而被人們所推崇,那麽就必然得有壹個可供其來無影去無蹤的場所,這個場所必定是與“廟堂”和俗世所有區別的,得帶有壹些神秘色彩。 這樣若隱若現的帶有強烈朦朧色彩的“江湖”才能配得上俠客的氣質,而中國的江湖世界也就由此產生了。

《史記·遊俠列傳》中撰寫的著名俠客郭解劇照

盡管隨著時代的前進,到宋代乃至明清時期的江湖已經不再像唐傳奇中的那樣“浪漫神秘”,而是出現了諸如“蒙汗藥”、“人血饅頭”等諸多暴力和血腥氣,但是“江湖”二字已經與俠客密不可分了。就像我們小時候所看的著名情景喜劇《武林外傳》壹樣,無論是郭芙蓉在第壹集中與其隨從以“雌雄雙俠”的名頭闖蕩世間,亦或是其妹妹郭薔薇因癡迷於“江湖”而在同福客棧中對每個人追問“江湖”是什麽,似乎俠客不與“江湖”聯系起來就總是缺少了壹絲絲味道,而這些許的差別卻可能使得整個武俠小說索然無味,不再被人們所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