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除了房地產和互聯網,有壹個行業也曾經創造了輝煌,誕生了諸多超級富豪,有兩個人做了中國首富,壹個是新能源首富和江西首富,這個行業就是新能源。進入21世紀以來,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的光伏產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壹些聰明的人就快速切入這個行業,並依靠紅利,短短幾年內就能創造亞洲甚至是全球第壹的神話,個人身價也是暴漲。今天要介紹的這三個人就是無錫尚德創始人施正榮、壹個是江西賽維LDK創始人彭小峰、漢能創始人李河君。
上帝欲使之滅亡,必先使之瘋狂。這三位都曾經很輕易地獲得了成功,然後開始頭腦瘋狂,直至跌落神壇。三位的結局也各有差異,施正榮破產壹無所有,彭小峰破產成老賴被通緝,只有李河君算是挺過來了。
施正榮是真正的太陽能科班出身,在澳大利亞讀了博士,師從“太陽能之父”、諾貝爾化學家得主馬丁·格林教授,並成為世界上首個攻克如何將矽薄膜生長在玻璃上的人。
正所謂學以致用,施正榮沒有安分的繼續做學術研究,走他的導師之路,而是選擇了將所學商用,去開創壹番天地。所以,1999年施正榮就回國謀劃創業,算是進入太陽能行業比較早的玩家。
性格靦腆的他起初並不順利,直至遇到無錫市原經委主任李延人,兩人壹拍即合,合夥創辦了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公司。李延人利用自己的關系拿到了無錫政府的融資和地皮,而施正榮正好又有技術,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之後公司就快速發展,成為世界光伏行業的前列,並於2005年在美國上市,施正榮身價暴漲,並於2006年以186億身價成為中國新首富,這是施正榮的高光時刻。
不過好景不長,2008年金融危機,公司就開始出現問題,市場競爭激烈,業績下滑,再到後面是虧損嚴重,直至壹蹶不振,公司股價也是暴跌。到2013年無錫尚德破產重組,施正榮又壹無所有了。施正榮的成功來得太容易,太快,以至於他還沒準備好怎麽做壹個企業家,所以,在管理上也是非常松散,沒有威信,團隊執行力差。在個人上也是非常膨脹,上市後直言今後不賺壹分錢,只花錢。這種狂到無邊的話不是壹個有能力的企業家能說得出來的,對待政府官員和同行也是態度蠻橫,以老大自居。
所以,施正榮的跌落,壹方面是行業市場的原因,另壹部分就是他個人性格的原因,他不適合做企業壹把手。
如今的彭小峰已經躲到了國外,但是被通緝中,原因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實際上,在此之前,他已經成為了老賴。
新能源的造富是瘋狂的,也可以說是政府扶持起來的,要地給地,要資金給資金,妳只需要招人,開始生產,然後把產品賣出去就可以。彭小峰所創辦的江西賽維LDK就是這樣起來的,實際上,無錫尚德也是壹樣。2005年,在江西新余市政府給的2億資金支持下,彭小峰成立了江西賽維LDK。
賽維LDK比無錫尚德還瘋狂,尚德好歹花費了5年才上市,而賽維卻只用了2年時間。公司成立的第二年,就成為了亞洲最大的多晶矽片生產商。2007年,賽維美國紐交所上市,成為江西 歷史 上第壹家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彭小峰身價也是暴漲,達到了30億美元,成為新能源首富,以及江西首富。
實際上,都是空殼子,並不賺錢,而是靠政府補貼和貸款,那幾年,新余政府要求幾個銀行給賽維授信貸款,不斷扶持賽維的發展。2008年前,歐洲光伏需求大,所以中國這些光伏企業才有了機會。金融危機後,訂單立即減少,他們的日子就不好過。矽料項目的投資成敗,成了壓死賽維的最後壹根稻草,到2012年底,負債已經超過200億元。
2013年,彭小峰丟下賽維的爛攤子給新余市政府處理,自己只身前往蘇州開始再次創業,但很快失敗,丟下壹堆被欠工資的維權員工。又跑到北京創辦綠能寶,之後又陷入兌付危機。彭小峰從2016年開始基本都呆在國外躲著,徹底成為了老賴,透支了自己的信用。2017年7月,彭小峰被跨國通緝,實施抓捕。
在成為首富之前,大多數人不知道李河君是何許人。因為這是壹個做非常非常傳統的水電站發家的男人,媒體對他的報道少之又少。直到2015年,突然首富換人了,而且是壹個從來沒聽過的,媒體才開始蜂擁報道,當然,此時他已經是太陽能大佬了。
2018年胡潤百富榜,李河君以300億身價當上了新能源首富,這和做首富時的1600億,相差了1000多億。太陽能就是壹個虛幻的行業,行業熱情高時,股價暴漲,身價沖上天,當行情不好時,立即跌入低谷。陰晴不定,變化極大。
1991年,李河君向大學老師借款 5 萬元開始創業,之後在2002年開始,耗費10年,投入200 億元建起了金安橋水電站,這個水電站是世界最大的民營水電站,比葛洲壩還大10%。高投入必定高回報,之後每年能產生幾十億的利潤,可以說是躺著賺錢。但是李河君並不安於現狀,在2010年殺入太陽能薄膜行業,投入500億進行產業擴張,並快速成為全球第壹。
李河君是壹個非常有魄力的人,在他的瘋狂擴張下,2015年,他迎來了事業巔峰,以1600億身價成為中國新首富。可惜的是屁股沒坐熱,立即就下來了。國際做空機構向漢能發起攻擊,當年5月20日,開盤僅僅1小時多,漢能市值就蒸發 1442 億港元,可以說是慘不忍睹。
之後,由於壹直不能復牌,漢能陷入沈寂,甚至傳言倒閉之類的。不過,這兩年,漢能又活躍起來了,而且公司也被復牌了,算是再次進入了平穩發展階段。只不過沒有了當年的輝煌。
應該來說,這三人,施正榮和彭小峰都是地方政府扶持起來的首富,施正榮做首富時,年僅42歲,彭小峰做首富時年僅32歲。兩位快速暴富後的心態都不好,過於膨脹,在企業管理方面都很弱,才會在市場變化時毫無應對之策,只能看著公司倒閉破產。而李河君算是壹個連續創業者,也都是靠自己的積累建立起來的,所以無論是心態,還是個人能力方面,都比前面兩位強多了,這也是為什麽漢能還能挺過來,並有繼續發展下去的機會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