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二戰時期 美軍借用成都的機場起降飛機轟炸日本某些城市 確有其事嗎

二戰時期 美軍借用成都的機場起降飛機轟炸日本某些城市 確有其事嗎

二戰期間美軍轟炸機確實進駐四川的部分機場,並以此為基地實施對日戰略轟炸。

1943年初,根據中美兩國協議,由美國出資中國負責擴建成都附近的部分基地,做為美軍轟炸日本在華軍隊和對日本本土進行戰略轟炸的前線基地,其中新津、邛崍、彭山、廣漢四個機場建為轟炸機基地,此外,德陽、溫江建為戰鬥機基地,當時國民政府為按協議完成機場建設,在四川省22個縣動員了22萬的民工參加機場建設。其中的新津機場成為二戰時期世界上最大的軍用機場,連美國本土也沒有比它大的。1943年底,美軍的轟炸機部隊進駐上述機場,其中,美國陸軍第14航空隊第40轟炸機大隊進駐新津,第462大隊進駐邛崍,第468大隊進駐彭山,第444進駐廣漢。

樓上朋友所說的參加1944年6月15日對日轟炸的B29其實是從新津等機場起飛的,均隸屬於1944年改編成立的美國陸軍第20航空隊,***裝備150架B29,直接隸屬於美國陸軍航空總部,其航空隊司令為烏爾夫。轟炸目標也確實為日本當時的鋼鐵中心八幡市鋼鐵廠。這次轟炸是美國對日宣戰後的第二次對日本本土的轟炸(第壹次是杜立特從航母上起的B25),也是美軍第壹次從陸上基地起飛轟炸日本。

如果從網上搜壹搜就可發現,樓上朋友引用的所謂“駝峰航線轟炸日本”其實並不存在,搜到的“駝峰轟炸轟炸日本”的條目基本上都是來自同壹個報告文學的版本(“B-29再次從加爾各答基地騰空而起,地勤人員揮舞著手中的帽子向飛行員致意,目送這些飛行勇士漸漸消失在高空。”這壹段無處不在就足以證明),由於該報告文學的作者其實對二戰史並不十分了解,有很大杜撰的成份。實際上,二戰時美軍使用B29從陸地起飛進行對日本土轟炸,開始階段均來自四川成都附近的新津等機場,而從印度為基地組織的“駝峰轟炸”行動中,轟炸的目標全部是日本本土以外的包括中國部分地區在內的日戰區,如B29第壹次對日轟炸行動是從印度起飛轟炸了泰國曼谷的火車高度場。

常理上分析,1943年後,成都周邊的新津機場不僅是世界第壹大軍用機場,具有完善的作戰保障體系,並能容納百余架B29,而且,從成都到日本東京的距離就達3400公裏(八幡市也近不了太多),已經大大超過B29的作戰半徑(最大2896公裏),從新津等機場起飛的B29也必須減彈起飛。那麽,有什麽必要從印度起飛,冒險飛躍駝峰,在造成許多戰機損失之後再從成都附近重新起飛去轟炸日本?

現實中,亞洲戰場航空行動最著名的,而且損失最大的並非是“駝峰轟炸”,而是“駝峰航線”。由於當時中國沿海城市全部被日軍占領,而且西南的滇緬公路被日軍切斷,美國的對華援助和對日作戰行動保障全部依靠從印度翻越喜馬拉雅山脈的空中航線,其中用於對日轟炸的B29所需的全部油料、彈藥和配件也全靠這條空中高威航線運送,在此航線上損失最多的飛機並非是B29,而是大量的C46、C47運輸機。

由於從成都起飛的轟炸機進行對日轟炸行動不僅受作戰距離的影響僅能減彈飛行,而且通過中國東部日占區時還會受到日本飛機的幹擾,因此,在美軍占領馬裏亞納後,於1945年1月,B-29開始從中國撤出,重新被部署在馬裏亞納美軍基地。從中國機場起飛轟炸日本本土的行動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