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中的十八般武藝指什麽?

“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中的十八般武藝指什麽?

元末明初,十八般武藝指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杈。

明代後期萬歷年間,“十八般武藝”的具體內容又有了新的表述:“壹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壹鞭、十二鐧、十三鎬、十四殳、十五叉、十六鈀頭、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白打”即徒手搏擊。

近代戲曲界有人稱之為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鏜、棍、槊、棒、拐、流星錘等18種兵器。

擴展資料:

實際上,中國武術中的兵器遠不止十八種,如果加上各種奇門兵器和形形色色的暗器,其總數恐不下百種。

所謂短兵器,是指其長度壹般不超過常人的眉際,分量較輕,使用時常單手握持的兵器。最常見的短兵器是刀和劍。

刀的套路有單刀和雙刀兩種,均以劈砍為主。單刀要求勇猛迅疾,多有纏頭撩花動作。雙刀更富於觀賞性,好手舞起,猶如團雪滾滾,不見人影。

清乾隆初年,安徽宿州人張興德以雙刀著稱,人稱“雙刀張”。當時山中多狼,為害行旅,張興德攜刀而往,三日之內連殺九狼,傳為佳話。同治年間,撚軍中有壹少婦名劉三姑娘,也以雙刀聞名,但後來率眾投降清軍。

劍為雙刃,以撩刺為主,風格輕靈瀟灑。劍術也分單劍與雙劍兩種,以單劍為多。清鹹豐、同治年間,河南開封有壹少婦杜憲英精於劍術,曾因事乘船於長江,群盜乘夜色登船搶劫,杜憲英揮劍格鬥,連殺三盜,群盜 鼠竄而去。

百度百科—十八般武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