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什麽是閃電戰,是誰提出來的

什麽是閃電戰,是誰提出來的

閃電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英國人富勒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提出的關於機械化戰爭的理論。裝甲車輛的出現,以及內燃機廣泛運用於戰爭,導致陸戰發生根本性變革。軍隊的運輸能力,行軍速度,防護能力,突擊能力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所以軍事指揮、戰略戰術也必然將隨之發生變化。富勒提出組建以坦克為核心的,由職業人員組成的小型精幹的機械化裝甲部隊,集中靈活機動、防護力強、火力猛烈的特點;強調發揮裝甲快速機動能力,像火災初起時就撲滅火災壹樣,在敵人尚未準備好的時候就通過迅速堅決的行動,攻占戰略要地或切割敵人的防禦;以瓦解敵人的士氣,迫使敵人屈從於己方的意誌為目的,而不是像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那樣強調從肉體上消滅敵人。富勒的機械化戰爭理論可視為閃電戰戰術的理論雛形。 20世紀30年代,納粹德國的古德裏安和蘇聯的圖哈切夫斯基等軍事家進壹步發展了機械化戰爭理論。提出了裝甲部隊必須獨立編成,並集中運用的原則,而不是分散配屬給步兵部隊。這期間,納粹德國和蘇聯開始出現較大規模適應的機械化作戰編制,各國普遍裝備了坦克和各種裝甲戰車。並且在作戰構想中開始運用坦克、飛機、步兵和炮兵的協同以達到快速致勝的目的。 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爭的序幕,德國充分運用其在航空兵、裝甲部隊上的優勢,快速突破波蘭部隊的防禦後縱深迂回到波蘭防線的後方,分割包圍了大批波蘭部隊。合圍中的波蘭軍隊不僅喪失了補給和通訊交通,而且由於戰線後方被占領,失去了退卻到國土縱深休整補充的能力,因而大批被德軍俘虜。僅僅28後,波蘭首都華沙被攻克,36天後,波蘭有組織的抵抗被完全粉碎。 波蘭戰役被視為閃電戰的開山之做,其後德國入侵挪威和比利時、荷蘭、法國都采用了類似的戰術,即大規模集中運用坦克和機械化部隊、與航空兵和傘兵高度協同、實施突然攻擊、快速突破、縱深迂回包抄。從而在精神上瓦解對方的戰鬥意誌,這種作戰形式被稱為“閃電戰”。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時也采用這種戰術,在初期取得很大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