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泥 ?圭 ?鼙 ?梯 ?棲 ?泥 ?妻 ?雞
雲對雨,水對泥
有烏雲的會聚,才化雨,有水聚集的地才能化成泥土。這是壹組相生對應的關系的單字對應。
在其他的版本裏,有被說成,雷對電,水對泥,這也是可以說得通的。
白璧對玄圭
白璧 潔白的圓盤狀美玉,中有圓孔。古代在典禮時用作禮器,亦可作飾物。
古文中多用潔白無瑕的玉璧來比喻完美、清白的人和事。
白璧的璧是玉字旁的,這個字代表的是平圓形中間有孔的玉。
相似的詞還有,玉環指比較小的圓形玉器。
玉佩,古人衣帶上所系的玉飾品。
玉玦jué,合在壹起的兩塊玉。
玄圭是壹種黑色的玉器,上尖下方,因玄為天色,故用以賞賜建立特殊功績的人。如大禹治水功成,堯帝便賜予其玄圭,以彰其天功告成。
玄,代表黑中帶紅的顏色,也可以指黑色。千字文,開篇便有說,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圭這個字本意就是特殊的玉器,圭是中國古代在祭祀等活動中使用的器具。
白璧對玄圭,顏色相對,字意相似。
獻瓜投李
進獻鮮瓜,贈送李子。
《詩經·衛風·木瓜》雲: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jū。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妳將木瓜投贈我, 我拿瓊琚作回報。 不是為了答謝妳, 珍重情意永相好。
詩中作為回報的,瓊琚(jū),瓊瑤都代表了美麗的玉石。,
詩人說得很清楚,縱然以瓊琚回應木瓜,亦不是為了回報,而是“永以為好也”。
有句成語獻瓜投李,也來自《詩經·大雅·抑》中,裏面講述了諸種美德,其中壹項便是“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別人將桃子向我投贈,我就用李子向他回報)。這裏說的是朋友之間的互相回贈,和木瓜篇說的又不同。
詩中所說的,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
禁鼓對征鼙
禁鼓 禁鼓 設在宮城譙(qiáo)樓上報時的鼓,也是實行宵禁時的擊打的鼓。
原來古代所有駐有官府機構的城市在晚上都是要實行宵禁的。這是歷代法律的嚴格規定。
宵禁就是禁止夜間的活動。
征鼙 古代軍隊出征時所擊之戰鼓。
徐稚榻,魯班梯
東漢名士徐稚(壹作徐稺),家貧農耕。
為江西歷史上第壹位著名賢士。他壹生博學多識,淡泊自守,官府多次征詔,皆不出仕。有“南州高士”之美稱。相傳豫章太守陳蕃慕其才品,陳蕃家從不留宿客人,而特為其專設壹榻,惟徐稚來,則設榻留宿,去則收起。
後以"懸榻"比喻禮待賢士。
榻就是,壹種狹長而較矮的床,可以坐也可以躺。
魯班梯
?春秋時期,魯國公輸班,後世稱他為魯班。他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裏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傳說木工師傅們用的手工工具,如鉆、刨子、鏟子、曲尺,劃線用的墨鬥,據說都是魯班發明的。
所以歷代的木工們,都拜魯班為師祖。
大約在公元前450年以後,他從魯來到楚國,幫助楚國制造兵器。他創造出了攻城雲梯,欲助楚國伐宋,但為墨子所阻止。
鳳翥對鸞棲
鳳翥鸞棲 鳳凰飛翔,鸞鳥棲止。
常用以比喻書法筆勢飛舞多姿。
有官清似水
為官清廉,如同白水壹樣清明。在經濟上,清正廉明,不貪不占;在政務上,明鑒秋毫,清楚明白。這表達的是歷代文人賢士,為官的政治理想。
無客醉如泥
無客指的是閑客,說的是那些清閑少事的文人雅客,喝酒的興致來的時候,自個兒獨酌爛醉如泥。是平日瀟灑放縱的壹種狀態,這裏表達的是詩人隱士,賦閑的理想狀態。
截發惟聞陶侃母
東晉刺史、大將軍陶侃,早年孤貧。他為官精勤盡職,公正清廉。陶侃的母親在歷史上,是有名的四大賢母之壹。
在教子上,陶母壹直教育兒子,交朋友壹定要交比自己更有水平、更有文化之人。
有壹次,同郡孝廉(即舉人)範逵訪賢遇大雪,借宿陶侃家。時天寒地凍,馬無飼料,陶母揭去自己床鋪上的稻草席,剁碎餵馬;由於家中貧寒,無以款客,陶母又偷偷剪下自己的長發,賣給鄰人,換錢購買酒菜。在中國人的觀念中,“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所以頭發是不可以輕易剪的。陶母如此舉動,足見她待客之誠心。所以範逵大為感動,連聲贊道:“非此母不生此子!”
遂舉薦陶侃由縣吏拜授郎中,從此後,陶侃走上了發達的仕途。這就是成語“截發筵賓”的典故,指真心待客。
斷機只有樂羊妻
戰國時期,年輕的樂羊子,外出求學,才壹年就回到家中,妻子問他回來的緣故。羊子說:“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沒有別的特殊的事情。”妻子聽後,就拿起刀來快步走到織機前說道:“這些絲織品都是從蠶繭中生出,又在織機上織成。 壹根絲壹根絲地積累起來,才達到壹寸長,壹寸壹寸地積累,才能成丈成匹。現在如果割斷這些正在織著的絲織品,那就無法成功(織出布匹),遲延荒廢時光。妳積累學問,就應當‘每天都學到自己不懂的東西’,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來了,那同切斷這絲織品又有什麽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話感動了,重新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學業,並且七年沒有回來。
秋望佳人,目送樓頭千裏雁
在淒清的秋日思念心上人,望著南飛的大雁,希望能將書信捎回家。
千裏雁有傳書送信的意思。
這裏還有壹個關於鴻雁傳書的典故。
《漢書.蘇武傳》記載:漢昭帝即位數年後,匈奴與漢議和。漢朝要求釋放匈奴此前扣押的漢使蘇武等人,匈奴人謊稱蘇武已經死了。漢使這時候已經知道蘇武還活著。便對單於說:漢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獵,射得壹只大雁,腳上系著帛書,上面寫著蘇武等人在北海。單於被這壹詐就露了底,向漢使道歉說:“蘇武等人的確還活著。”於是,蘇武憑借虛構的鴻雁傳書,才得以回歸漢室。
後來便用千裏雁形容傳書的信使。
早行遠客,夢驚枕上五更雞
五更雞,五更報曉的雞鳴聲。
指遠行之客壹大早被五更雞叫驚醒。早早的起身,踏上回鄉的路。
在這兒,不管是壹行鴻雁,千裏傳書。或是歸家遠客,早早上路。濃重的思鄉之情已然,躍於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