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萬海峰的相關介紹

萬海峰的相關介紹

1976年7月28日,國人震驚和心痛的日子。從地震發生到指揮部撤離,萬海峰等壹行在唐山日夜辛勞了100個日夜,率部從廢墟中救出了無數生命。記者在北京拜訪了當年參加抗震指揮領導工作的萬海峰,聽老將軍講述了那難忘的日日夜夜。

我對唐山情況比較熟悉,請批準我參與唐山抗震救災1976年7月28日淩晨3時42分,唐山發生大地震。這座美麗的城市瞬間被夷為平地,到處是壹片瓦礫。

時任北京軍區副政委的萬海峰被大地的震顫驚醒。幾十年戎馬生涯的他警覺:“不是戰爭爆發,可能是地震!”很快,萬海峰接到北京軍區召開緊急會議的通知。會議通報:以河北唐山市為中心,發生強烈地震。

“震中在唐山!”萬海峰感到格外震驚。“抗美援朝後,我所在的部隊就駐紮在唐山。我擔任師長、軍長都是在唐山,在這座城市駐防了20年,與唐山人民結下了難舍難分的魚水之情。唐山人民有難,我震驚的同時,更多的是壹種責任。”萬老眼裏滿含深情。

地震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立即調派軍隊投入抗震救災,並由河北省委和北京軍區在唐山開設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本來,指揮部成員中沒有萬海峰。“我對唐山情況比較熟悉,請批準我參與唐山抗震救災。”萬海峰主動請纓。

萬海峰的請求得到了批準。最後,確定唐山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由當時中***河北省委第壹書記劉子厚任組長,北京軍區副司令員肖選進、北京軍區副政委萬海峰任副組長。

把生的希望讓給災民,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

1976年7月28日清晨,萬海峰帶著隨行人員,冒雨驅車趕到南苑機場。飛機穿越濃霧細雨,顛簸在雲層。

“飛臨唐山上空,飛機低空盤旋。昔日聳立的高樓、平整的街道已成廢墟。殘垣斷壁間,滿是遇難者的屍體,而幸存者正趴在廢墟上用雙手扒救親人。”看到曾經在這裏駐防20年的城市震後的慘狀,這位身經百戰、九死壹生的老將軍不禁落淚:“我這壹生經歷的傷亡場面也很多,但瞬間的自然災害集中造成這麽多人傷亡,我是第壹次經歷,很難讓人壹下子接受。太殘酷了!”

臨近中午,飛機在空軍唐山機場著陸。房屋大部倒塌,未倒的也是搖搖欲墜。戰士們只能用苫布支起壹個大帳篷,裏面放幾張桌子、幾把椅子,建成壹個簡易的“抗震救災指揮部”。

“當時的首要任務,是千方百計搶救幸存者。哪怕能多救活壹個,也要盡最大的努力。”老將軍回憶說,某部隊在接到趕赴唐山抗震救災的命令後,沒有吃午飯便立刻出發。當戰士們跋山涉水趕到唐山市區時,已是1976年7月29日淩晨。戰士們已筋疲力盡,又饑又渴。炊事班架起鍋熬了壹鍋米粥,戰士們剛拿著茶缸站起身,又不約而同地坐下了,面對周圍饑餓的孩子和群眾,第壹鍋粥分給了孩子,第二鍋粥分給了群眾,第三鍋粥還沒有熟,戰士們又上廢墟救人去了。

搶救被埋壓的遇險群眾具有較大的風險。樓房、墻體搖搖欲墜,大小余震不斷發生,突兀孤立的墻體隨時有倒下的危險。“面對災難的場景,戰士們把生的希望讓給災民,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他們在斷壁殘垣、廢墟洞穴間鉆進鉆出,爭分奪秒地搶救在生命線上掙紮的群眾。”

當時開進的部隊沒有攜帶鍬、鎬、施工機械等,這給救災造成了很大難度。“最初幾天,戰士們只能靠雙手扒碎石、搬樓板、扯鋼筋,有的戰士因此指甲剝落,雙手血肉模糊……”

為了大批轉運重傷員,在遭到嚴重破壞的唐山機場,僅五六天的時間裏,就空運出了壹萬多名傷員。空軍指戰員用塔臺車指揮飛機雙向起飛,調度員靠目測和經驗,指揮飛機安全起落,在最困難的時刻鋪平了救死扶傷的空中通道。

抗震救災的全過程體現了人民軍隊“服務人民”的宗旨萬老回憶說,唐山抗震救災的部隊還承擔著壹項特殊的任務,就是扒挖、清理、掩埋遇難者屍體,讓遇難者安息。

人民子弟兵手擡肩扛,晝夜清運。有的戰士甚至被腐爛的臭味熏倒。為此,部隊專門調來了壹批防毒面具,發放到清屍的戰士手裏。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啊!那麽熱的天,很多屍體開始腐爛,而活著的人就在屍體附近生活,必須早早著手防疫工作。

為此,抗震救災指揮部很快成立衛生防疫指揮部,由北京軍區迅速調運大批衛生防疫器材和藥物,並從救災部隊抽調兵力組成專業防疫隊,展開了壹場大規模的防疫大戰。

在這場浩大的防疫戰鬥中,部隊先後出動飛機140多架次,防化車和各類消毒汽車230多臺,反復對唐山進行大範圍的空中和地面噴灑。

經過艱辛的努力,重建後的唐山沒發生大的流行性疾病。老將軍欣慰地說,“人民利益重如山。抗震救災的全過程充分體現了人民軍隊‘服務人民’的宗旨。” 1947年1月,華東野戰軍成立,萬海峰任副團長的部隊改編為華野六縱十八師五十四團。4個月後,該團奉命揮師南下,參加挫敗蔣介石對山東解放區進攻的戰鬥。5月12日,正當五十四團準備參加攻打白彥城守敵的戰鬥時,野司首長陳(毅)、粟(裕)發來指示,命令十八師迅速北上魯中地區,迂回至敵背後攻占垛莊,配合大部隊圍殲已進至孟良崮的國民黨五大主力之壹整編第七十四師。

五十四團接到師部傳達的野司首長命令時,部隊距垛莊有240多公裏遠,而且全是崎嶇山路,極不利於行軍。因為團長職位暫空,身為副團長的萬海峰就成了五十四團最高軍事首長,他毫不畏懼地帶領全團指戰員走在全師的最前頭,冒著敵機襲擾的危險,壹路翻山越嶺,夜以繼日地向垛莊疾進。經過連續40多小時的強行軍,萬海峰成功地帶領部隊穿插至垛莊西南岱山寺西側的無名高地上,隱隱約約的星光下,不時傳來敵人換哨的口令聲。“通知部隊,就地休整,保持肅靜!”萬海峰果斷地下達命令。天快亮時,萬海峰指揮部隊配合友鄰的五十三團,從西、北、南三個方向,出其不意地向垛莊發起猛攻。駐垛莊守敵仗著自己手中有美式裝備,加上這壹帶地形奇特怪石林立,以為我軍不敢進犯,沒有修築什麽像樣的工事。在我軍強大的攻勢面前,守敵很快就潰不成軍,五十四團只發起壹輪進攻,就輕松拿下孟良崮壹側的天馬山。

1947年5月15日黎明,華野部隊完成對敵整編七十四師的分割合圍,國民黨統帥部發覺我軍意圖後,壹面嚴令七十四師吸引我軍主力,堅守孟良崮待援,壹面急令整編二十五師、六十五師、十壹師、八十三師、四十八師等部隊,迅速向整編七十四師靠攏,實施對我軍的反包圍。幾十架敵機輪番向我進攻部隊實施密集轟炸掃射,地面炮火也不顧壹切地向我前沿陣地猛轟,在震天的爆炸聲中,敵七十四師連續組織了集團沖鋒,妄圖打開缺口與增援部隊靠攏。

這是壹場空前的惡戰。為保證集中火力,野司命令各阻援部隊,不惜壹切代價堅決攔截援敵,主攻部隊加速猛攻,全力以赴在援敵逼近前殲滅七十四師。作為主攻部隊之壹的五十四團,立即向橫山、官山、業家溝、大山場的敵軍發起攻擊。戰鬥中,萬海峰始終沖在最前沿,沈著指揮部隊接連打退了敵人5次反沖鋒,並率部成功突入敵業家溝陣地。

至15日下午,七十四師主力被我軍困在了光禿禿的巖石山地上,美式裝備無法施展,官兵饑渴難耐,士氣十分低落。就在這時,野司發布了總攻命令。剎那間,我軍部隊所有炮火都集中指向了孟良崮敵軍主陣地,萬海峰率部向孟良崮主峰沖去,壹口氣拿下了敵3個無名高地。敵人在我炮火的壓制下,亂作壹團,東奔西跑,四處藏身。戰鬥至次日拂曉時分,山頂沈寂了下來,整編七十四師被我軍全殲。

孟良崮戰役,對從未參加過大規模運動戰和陣地戰的萬海峰而言尚屬首次,但他出色的表現向世人充分展示了自己從戰爭中學習戰爭的高超本領。

1952年,萬海峰所在的二十四軍入朝參戰,軍長皮定均極力推薦他擔任炮兵主任。二十四軍歷史上從未有過統壹的炮兵指揮機構,萬海峰又是步兵出身,壹切都要從頭學起,而且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臻於完善,其壓力可想而知。令人稱奇的是,萬海峰進步神速,很快就指揮得遊刃有余了。

他先是提出“遊動炮群”作戰的思路,利用突然、近迫、猛烈的急襲,打擊敵炮兵,收取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效果,並創造性地將這種戰術推廣到高炮部隊,提倡遊動設伏,奇襲敵機,彌補了我軍高炮炮型老、射擊高度不足的弱點。在壹次攻擊敵無名高地的戰鬥中,萬海峰沈著指揮炮兵對該高地的美軍陣地實施15分鐘急襲,並展開延伸射擊,有效地壓制了敵軍火力。次日,敵軍以30輛汽車滿載後續部隊集結時,萬海峰又指揮炮群以3分鐘火力急襲,殲其大部。戰後數據顯示,僅萬海峰指揮的炮兵就殲滅美軍1800余人,戰績斐然! 2015年10月17日上午,授予全國紅軍小學建設工程理事會名譽理事長萬海峰上將湖北宜昌少年紅軍學校榮譽校長儀式在京舉行,全國紅軍小學建設工程理事會副理事長萬曉援少將、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方強、常務理事孫德閣大校、常務理事湖北宜昌紅軍學校校長陳鋒等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