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侯,如果大人誇獎別的小夥伴了,我們有時候會不會憤憤不平地站起來說, 我也完成得很棒,我也得過第壹名-------- 我們對大人的評價當真了!
而另外壹個特別熟悉的場景就是, 在壹個角落裏, 壹個孩子在擺弄壹堆積木,或者是壹副拼圖,或者是iPad吧,那時他們似乎完全沈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裏,似乎要把自己小小身體裏的全部能量都傾瀉到那個小世界, 可能旁邊的大人會感慨,他/她怎麽那麽認真呢?
其實這也只是“當真”和“認真”的表象。某件事情或者某個結果,妳“當真”了,那就是說它給妳帶來了情緒, 而情緒會循環帶來更多的情緒。每件事情都必然會有得失,而每個選擇都必然意味著對其他的放棄,如果太多計較得失,太多“當真”,那做事的樂趣就會少了很多,試想如果事情都做得不那麽開心了, 那得多大的耐心和韌性才能讓我們堅持下去呢?
而認真的過程就和情緒無關!雖然我們渺小, 但我們很珍視 在這個世界 體會到的 當下, 把每個當下的能量和可能 用到極致,持續壹段時間,我們就會從中獲益,而獲益是讓我們持續做下去最好的動力!
所以,當我們有個想法後,我們開始行動去做、去實現那個想法,而這個做的過程中壹定會遇到各種狀況, 比如我自己,我在練瑜伽,看別的瑜友輕松穿越,我卻還在哼哧哼哧地挪著小碎步,會著急嗎? 比如寫字,旁邊的人都好幾幅作品出爐了, 我還在慢慢描畫我的橫橫豎豎,會沮喪嗎?-------- 跟不上了, 放棄吧的念頭會跳出來搗亂嗎?比如加入007,開始寫作了,找不到合適的主題,或者我好不容易可以交稿了,但並沒有獲得什麽關註,那會是打擊嗎?看看人家西江月,95後的妹子,人氣多高!
妳看 我這麽愛比較,到底是給自己希望,還是暗示自己-------路可漫長呢,妳就省省吧!
可我還是不願意省下那些功夫去忙別的,既然路漫漫其修遠兮(估計得修7年!),那為什麽不用壹種更有趣些的方法來修呢?比如用遊戲的方式呢?別覺得遊戲就是不正經,就是不嚴肅, 就是不當回事。遊戲裏壹樣要講合作, 講相互幫助,遊戲也需要技能的不斷精進,但遊戲不用那麽在意壹時的得失或輸贏,所以到可以讓我們更有冒險的勇氣,去嘗試更多!遊戲裏還有extra life 的驚喜,所以就放輕松去學,去練,去玩,去結識同伴,認真地設計自己的遊戲人生, 也認真的修煉自己的遊戲技能,不必當真壹時的結果,Just do it!
所以妳是要“當真”? 還是要“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