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2005年靠《千手觀音》爆紅的邰麗華,如今現狀如何?

2005年靠《千手觀音》爆紅的邰麗華,如今現狀如何?

聲音對人類意味著什麽?如果這個世界突然被按了靜音鍵會變成怎樣?

壹直覺得聲音是人類可以獲取的最美好的事物之壹,在春天,我們可以聽到北歸的鳥兒在清晨輕叩的妳的窗幾;在夏天,我們可以聽見不知疲倦的知了在傍晚為妳的城市伴奏;在秋天,我們可以聽到嗖嗖風聲,嘩嘩落葉聲,啊啊雁南飛聲;在冬天,我們可以聽到初雪簌簌從枝頭抖落掉在妳的肩頭的聲音。

正是因為這個世界多了聲音,才變得更加可愛,更加生動了,當我們看到這個美妙的世界的時候,總是情不自禁地想發出感慨,讓自己的聲音也融進大自然裏。

然而,這個世界總是存在著破洞,總有壹些殘缺的天使降落在這個世界上,他們就是聾啞孩子。聾啞孩子即聽不到也無法發出聲音,他們的世界生來就被按下了靜音鍵。

常人對這些聾啞人總是抱著壹種憐憫的目光,但他們有時候卻用自己的努力向世界證明了他們的世界即便無聲也可以非常精彩,他們用他們的堅持,讓我們悲憫的目光變為崇拜和欣賞。

正如當年因壹段《千手觀音》奪得了多少人的喝彩的聾啞女孩,她就是邵麗華,曾經被無數人稱贊的她,現在怎麽樣了?

無聲的世界依舊有美麗的童話

邵麗華,1976年11月9日出生於湖北省宜昌市的壹個普通家庭,對於夢想,從不輕言放棄。邵麗華在兩歲的時候,壹場高燒奪走了邵麗華世界的聲音。

從此邵麗華的世界中剩下的只有無邊的寂靜,但是邵麗華從小就知道自己的特殊,她知道自己和別的孩子不壹樣,所以從小在聾啞學校的邵麗華比起其他孩子,總是格外的自強和奮發,壹直是壹個品學兼優的孩子。

並且從小寄宿在學校,邵麗華的自理能力非常強,聾啞似乎對她的日常生活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人們只看到她靜靜的來,靜靜的走,但是誰都不知道,壹個聾啞的孩子要過上正常的生活這背後要付出多少努力。

後來,邵麗華還在自己的努力下,成功進入了湖北美術學院,成為了裝潢設計系的壹名學生,可見這個女孩身上毅力是多麽令人佩服。

而使邵麗華真正找到自己夢想的大門的正是她剛進聾啞學校的壹門課程——律動課。

可能妳會好奇,聾啞人聽不到聲音,該如何掌握節奏呢?對於這個,聾啞人有特殊的教法,老師在木地板上踏響象腳鼓,利用物體間震動的傳播使聾啞學生們感受到震動,從而知道什麽是節奏。

邵麗華對這種感覺特別新奇,她總是把臉緊貼在答錄機的喇叭上,全身心的體會她聽不見的聲音的震動,而電視節目裏的舞蹈,更是讓她對舞蹈著了迷。

從那刻起,邵麗華知道她無聲的世界裏多了壹個彩色的夢想,舞蹈就是那個五彩繽紛的童話。

對於夢想,從不輕言放棄

與舞蹈夢執著的邵麗華,在殘聯的幫助下,開始正規的舞蹈訓練,那時年僅15歲的邵麗華就已經有了近10年的業務舞蹈經歷。

於是邵麗華吸引了武漢市歌舞團壹位趙老師的註意,她認為邵麗華是壹個值得塑造的人才,有意栽培,但是又猶豫於她聾啞的條件,覺得她的聾啞障礙勢必在舞蹈交流溝通以及訓練上,都會有很大的困難,所以只是答應了讓邵麗華先嘗試壹段時間,看看她是否真的有能力。

而趙老師考驗邵麗華的第壹支舞就是當初楊麗萍壹舞成名的《雀之靈》,面對這支高難度的舞蹈,邵麗華的各種動作都不準確,手腳也不是很協調,測試的結果讓趙老師很不滿意,當下就揮袖而去。

但是面對這樣的境遇,邵麗華不但沒有受到打擊,反而像是觸底了的彈簧,拼命的向上使勁。

在之後的半個月內,邵麗華就像壹個不停旋轉的陀螺,時刻不停的鍛煉自己的舞蹈,從壹開始只能轉幾個圈,到後來就可以連著轉幾百個圈。

而《雀之靈》這支舞蹈,節拍將近有上千個,聽不到聲音的邵麗華在面對如何把舞蹈和音樂節拍完美契合的問題上,只有面對著錄像機不斷的重復記憶,不斷地重來,形成肌肉記憶。

後來,邵麗華的《雀之靈》舞到了波蘭,感動了波蘭總統夫婦和所有觀眾;舞進了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成為了懸掛在其中的唯壹的中國劇照。

後來楊麗萍對她說:“我創編並跳《雀之靈》這麽多年,如果聽不見音樂,我都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跳出那種味道來,而妳竟然跳得這麽好,真不簡單!”

震撼世界的《千手觀音》

2004年9月28日,在雅典殘疾人奧運會閉幕式上,在邵麗華的帶領下,在典雅的樂曲中,在壹片金碧輝煌中,二十多個來自無聲世界的女孩在臺下手語老師的配合下,婀娜纖細的手壹伸壹縮,就像佛祖背後的佛光綻開,光與影的完美融合,讓人仿佛走進了天界,看到了普愛的佛祖,壹種來自東方的神秘的美,被邵麗華帶到了世界的舞臺上,震撼了所有人。

2005年,這場“盛世開屏”又被邀請到了春晚的舞臺上,壹夜之間,更是讓所有中國人牢牢地記住了這段舞蹈,也牢牢的記住了那個站在最前面的女孩——邵麗華,看過的人無壹不發出贊嘆,這是壹場眼球的盛宴。

在春晚上的這壹段鎮人心魄的《千手觀音》使邵麗華被評為《感動中國》2005年度人物,在2008年的北京殘奧會開幕式上,這支世界上專業的殘疾人藝術團再次在全世界的舞臺上展示了《千手觀音》,讓世界的觀眾都為之驚嘆。

畢竟誰都不會想到,如此整齊神聖的舞蹈,完成它的竟然都是壹群聽不見聲音的舞者。

而《千手觀音》講究的就是整齊、節奏,所有女孩手臂的壹張壹縮都需要精確卡點,讓壹個五感正常的人來完成都十分困難,何況是壹群聾啞人,但是,就是對藝術,對舞蹈的執著,讓邵麗華壹次又壹次的向世界展示千手觀音的魅力,向世界訴說聾啞人的力量。

用青春書寫無悔傳奇

邵麗華用自己的努力將自己無聲的世界畫的多姿多彩,即便沒有聲音,卻依舊美麗。她在事業上獲得極大的成功。

28歲時,邵麗華就成為了藝術總監,塑造了壹場藝術史上的傳奇《我的夢》,她創編的《化蝶》更是轟動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她的很多作品都在舞蹈的歷史裏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她還成為了壹位傳播愛的使者,帶領著藝術團在五大洲內進行公益慈善公演,用演出收入創建了“我的夢”和諧基金,在國家發生災難時以及國家的慈善項目送去了溫暖,邵麗華被譽為“美與人性的使者”。

在2020年,邵麗華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以及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邵麗華提出了《關於修訂隨班就讀相關政策

促進提升特殊需要兒童融合教育的建議》,她是真心實意的想為這些殘疾孩子做實事,希望更多和她壹樣的孩子,可以有更好的環境,接受更好的教育。

她就像千手觀音裏的那位觀音,渡劫而來,卻用大愛溫暖著他人。她用自己的青春做著無比有意義的事,從不虛度年華,將自己的人生過堅韌又傳奇。

小結:

現在的邵麗華,已經與1995年相識的丈夫結婚了數十年,還擁有了壹個可愛健康的兒子,過著幸福而平凡的生活。邵麗華的努力,讓她得幸被伯樂看到,最後實現了愛情事業的雙豐收。

就像人生的門被關上了之後,總會被打開壹扇窗,而邵麗華的人生的那扇窗戶,沒有上帝,只有自己的努力和汗水。

是她靠自己的執著推開了收獲幸福的窗,她向所有人證明了,聾啞人即便在無聲的世界裏,依然可以通過自己的堅持與努力,收獲壹片比起其他人毫不遜色的遼闊天空,聾啞人也可以活得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