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百列
加百列是聖經中的人物,在聖經中加百列(嘉百列)本為熾天使,身份顯赫而高貴,加百列成為大天使長,位列天堂重要的警衛長職位,擔任整個天界的警戒工作,又成為熾天使的最佳後備人選,傳信為其主要職能。傳說末日審判的號角就是由他吹響的。他被認為象征”智慧“。
2、路西法
路西法(Lucifer)是壹個西方宗教傳說的人物。“Lucifer”原先只是基督教與猶太教的名詞,出現於《以賽亞書》第14章第12節,意思為“明亮之星(即金星)”,用來影射古巴比倫的君王尼布甲尼撒。經過後世傳播,成為了基督教傳說的墮落天使,雖然無法確認是從何時開始將路西法進行擬人化。
擴展資料:
路西法名稱來源
第壹種說法:翻譯問題,同時斷章取義。
“路西法”是拉丁語Lucifer轉漢語的音譯。而舊約原本是希伯來語,讀音不是“路西法”。
最初起源於舊約聖經以賽亞書第十四章,“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希伯來原文字為“ ?”(helel ben-shachar )讀作赫萊爾 本 沙哈爾,意思為照耀(發光)的星,黎明之子。其中的“”(helel)即是“明亮之星”這個詞的最初形態。
原文是諷刺巴比倫王的,“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妳何竟從天墜落?妳這攻敗列國的何竟被砍倒在地上?”
這裏的“明亮之星”就是後來誤翻的“路西法”。其原文希伯來語裏並不是名字,而是指“晨星”。
原本希伯來文裏是“Helel”。
接著經由希臘語翻譯“eosphoros”。
再轉拉丁語武加大譯本翻譯時就變成了“lucifer”讀音變成了“路西法”,但意思還是“晨星”。也就是說,此時的“路西法”還只是拉丁語裏“晨星”的音譯而已。
但是在拉丁語往下翻譯時出了岔子,KJV英王欽定本,在翻譯時完全沒有動這個詞,直接就用了拉丁語“Lucifer”。在翻譯中,詞匯完全不變的只有壹種東西,名字。在這時,天使路西法的誤傳才正式出現。
第二種說法
希伯來字“”(helel)沒有用在舊約其他經節。很多解經家,不論古今,都認為是指金星。這個詮釋是早期希臘文,以及拉丁文武加大譯本翻譯這個字的根據。
多數現代解經家認為以賽亞使用了為人熟知的神話故事,比喻巴比倫王的背叛與狂妄造成的悲慘後果,即迦南神話中有個晨星之神“Helel”嫉妒太陽神的榮光,在征戰中落敗被從天上摔下。不過已知的文獻找不到“Helel”背叛的故事佐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