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日本天皇叫做昭和天皇、名字叫做裕仁。
昭和天皇名裕仁,稱號迪宮,為日本第124代天皇,是日本最長壽以及在位時期最長的天皇,執政長達63年。
在日本,天皇是沒有姓氏和戶籍,日本的皇室的稱呼都采用的是宮號+名字的方式。比如日本皇太子的女兒被稱為敬宮愛子內親王。其中敬宮是宮號,愛子是名字,內親王是爵位。因此昭和天皇裕仁就只叫裕仁。
擴展資料:
昭和二十年8月14日早上,最後壹次的禦前會議上,裕仁特別穿上了陸軍元帥服,左胸佩帶象征皇室的菊花勛章,無可奈何地同意投降接受波茨坦公告。
作為決心停戰的理由,天皇在獨白錄中舉出以下兩條。第壹,如果這樣下去,日本民族就會以滅亡而告終,就不能保護赤子了。
第二,在捍衛國體這壹點上,木戶也與他的意見相同,如果敵人在伊勢灣附近登陸,那麽伊勢、熱田兩神宮就會立即在敵人的控制下,來不及轉移神器,也就沒有確保它們的希望了,這樣就很難捍衛國體了。
所以,當時他想,即使犧牲,也壹定要講和。也就是說,估計守住三種神器中的伊勢神宮的八咫鏡和熱田神宮草剃劍無望,是決心停戰的理由。
其中無條件投降暗含壹個條件,不廢除天皇。他對堅決反對投降的前侍從官、現陸軍大臣阿南惟幾說:妳放心,我有把握保持國體。
結果阿南只能去自殺。之後,NHK錄制了裕仁的投降公告。整個錄音為30分鐘,地點是皇宮的進口大廳。裕仁念錯多處,直到第三遍才勉強合格。
次日,又發生了壹幕極端分子搶奪錄音的鬧劇。但是其所謂的禦音放送的投降詔書錄音還是得以播出,使用大量漢語文言的《終戰詔書》使很多日本平民無法具體理解廣播的內容。
他只字未提投降或日本打輸了這場戰爭,他只是說世界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要求臣民忍受難以忍受的現實。由於首次聽到鶴聲,許多人都放聲哭了起來。
百度百科—昭和天皇
百度百科—日本天皇